缩略图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

范国丽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 丰收中心小学 024300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教育环境。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动态的演示效果、便捷的交互功能等,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融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深入开展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 “图形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各种图形的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易懂。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课件、作业、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下载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快速呈现和高效传递,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例如,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题目和解题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提高教学效率。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软件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想法,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融合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课程融合意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理论和方法等。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网络培

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增强教师的融合意识和能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整合,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制作具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微课、教学案例等资源,并通过学校的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分享,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例如,在讲解 “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操作分一分、折一折,探究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评价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基础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其学习潜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批改、学习行为分析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评价等实践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春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新教师,2023(04).

[2]李莉莎.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以图形化编程“幸运大转盘”为例[J].新课程,2023(01).

[3]林紫嫦.小学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新智慧,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