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美学内涵探究

作者

张鑫杨

汉口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人们需要不用动脑、轻松愉悦的文化活动来减轻生活压力,于是,短视频迅速爆火,与此同时,很多“烂片”和“烂剧”也大量出现,且依旧有不少人为其买单,但是,没有深度的影视作品最终只能被当作消遣,而没有任何美学价值,更无法转变人的思想,好的影视作品可以被称作艺术品,它能将深层次的思想理念传播给观众,从而产生美学价值。因此好的影视作品是符合传播美学的,在这个“速食化”时代,好的影视作品显得尤为珍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美学内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影视作品;传播美学;内涵

引言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坚实的国防和严谨的法治建设,艺术文化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按照人类文化发展规律,民族文化自觉的程度是决定文化建设进程快慢、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使影视作品的传播理念富有内涵之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融入传播美学,比如表演、制作、场面调度等,国家要继续大力扶持影视行业的发展,严格把控影视作品的质量,避免群众遭受荼毒,除此之外,广大民众也要积极配合国家文化建设,做一个拥有高文化素养的美学传播者。

1音乐美学视野下影视歌曲的审美特征

音乐本身属于情绪艺术,它是表意的,不是写实的,歌曲创作者借助影视歌曲的表意功能,将这种特有的审美体验作用于影视作品的创作。音乐具有多解性与不确定性的属性,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此产生音乐美学中的各种联觉反应,联觉是由听觉器官受到刺激,进而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再产生情绪情感,音乐通过和声、节奏、旋律等手段,推动影视作品叙事的发展,在聆听影视歌曲的时候,会产生感情波动,比如快乐、悲伤、激动、愤怒等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影视歌曲在情绪、意境等多种审美层面带给欣赏者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融合形成强大的情感空间,结合影视画面和情节,触动受众的情感共鸣,甚至超越画面和剧情带来的审美感受以及审美感染力。但是,如果对这些手段的使用不合理,可能也会导致影片的表现力受到影响。音乐本身属于情绪艺术,因此影视歌曲可以体现出强大的表意功能,影视歌曲常使用隐喻、象征的手法来加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文化、叙事、审美内涵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影视剧的剧情和思想感情。影视音乐与影视画面共同构筑起声与光的世界,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艺术的变化与发展是必然的,当代影视歌曲的创作者凸显个人创作手段,围绕作品主旨和需求进行音乐要素的布局,将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特点、审美风格、与本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最终创作出既符合时代审美又具有个人风格的影视音乐。

2影视音乐的分类

影视音乐,泛指整部影视作品中所涉及的所有音乐。影视音乐的分类因其划分标准不同,所划分的结果也多种多样。以音乐是否为原创进行划分,可将影视音乐分为原创音乐和非原创音乐。原创音乐,顾名思义,即为此部影视作品而专门进行创作的音乐,可以是歌曲,也可以是配乐;而非原创音乐,则指为了剧情需要,从其他既有的音乐作品中借鉴的部分或全部片段以音乐的不同形式进行划分,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配乐。

3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美学内涵

3.1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思想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视听元素,既可以预示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拓展与延伸正在进行的故事情节,使故事整体更加丰富且具有感染力,从而升华主题。一方面,大部分影视作品创作者都将音乐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催化剂”,除借助音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解释与叙述故事情节外,还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起承转合的结构预示与铺垫不同阶段的情节,从而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加流畅饱满且富有艺术张力。比如著名约翰·卡尼导演的两部电影《曾经》和《歌曲改变人生》中,音乐作为主线贯穿于故事情节发展始终,伴随着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发展,音乐往往先于情节转折处出现,预示即将发生的情节,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最大化地保证整体剧情的连贯性。另一方面,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语言,既可以奠定影片的感情基调,也可以传达影片的主旨大意,以丰富画面语言,传达故事本身无法直观展现的人物情感和思想主题。相比于影片画面、对白,音乐更能深入人心,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达到升华影片主旨的目的。比如影片《集结号》中,借助高亢嘹亮的圆号演绎出战士们坚韧、刚强的意志,在阐述影片“人性”主题的同时,给予观众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升华影片主题内涵。

3.2音乐元素塑造人物形象

爵士音乐是整部电影的主要音乐风格,它使得人物的塑造变得更加立体,与其他电影当中爵士乐常被用于烘托气氛不同,在电影《爱乐之城》里,爵士音乐不仅是一条线索,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方式。当米娅单独出现的时候,其实配乐上是很少出现爵士乐的,因为米娅一开始就对爵士乐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而且伴随着米娅的独处,常常是因为面试失败或者塞巴斯丁不在身边而导致的心理情绪波动,配乐往往相对低沉和缓慢,反映出女主角米娅更加善于去思考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去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观男主角塞巴斯丁,从一开始的钢琴独奏,到生活当中充斥着爵士乐,在塞巴斯丁的描述下,米娅也开始爱上了爵士乐,同时,在塞巴斯丁出现的时候,乐曲的节奏往往是比较快的,这体现在剧情当中就是他推动着两人的关系快速发展,工作当中他更加任性,对未来充满想法,比如他特别爱按喇叭,这也在剧中辅助塑造塞巴斯丁的人物形象。在位于格里菲斯天文台的拍摄片段当中,乐曲《Planetarium》则向观众传达出塞巴斯丁的另一面——浪漫。使用大量管乐器而演奏出来的乐曲《Planetarium》非常具有浪漫气息,配合这座坐落于洛杉矶城、与好莱坞山遥遥相望的格里菲斯天文台,在宁静夜晚的衬托之下,塞巴斯丁的温柔、浪漫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处的乐曲与激昂的爵士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配乐形式与恬静的画面内容组合展现出最纯粹的音乐美学,将两人对彼此的情感推上了顶峰。

结束语

当代影视音乐已经从“乐配影视”到“影视配乐”的转变,作为影视艺术的载体,音乐在影视剧中的地位已经尤为重要,不再处于一种附加的地位,二者已经成为平等发展与互相依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雪瑶.影视配音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异变研究[D].深圳大学,2019.

[2]安静.现代信息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001028.

[3]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