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作者

王均凯 朱忠伟 李茜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身份证号码:370323199708252015

引言

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各种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工程整体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从健全管理模式创新系统、全方位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建立高水平的施工队伍等多方面出发。同时,必须立足实际,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推动整体工程高质量、高水平开展。

1 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措施

1.1 施工组织设计实施

以某工程为例:(1)施工组织设计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管理团队根据工程特点,把施工场地划分为 A、B、C 三个区块,分别配置塔吊、施工电梯等机械设备。施工工序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生成施工进度曲线图,识别关键工序 92 项。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设计了基坑支护方案,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加钢板桩联合支护。项目部建立了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风向、降水等气象要素,当出现连续降雨等不利天气时,及时调整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作业计划,使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2)某工程建立了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制度,形成了高效的材料供应网络。材料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制定了详细的物资需求计划表,主要建筑材料储备量按 3 个施工周期计算。机械设备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布设了远程监控系统,对设备工作参数进行 24 小时监测。专业维修团队每隔 48 小时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更换易损件,维修保养记录完整翔实,上述管理措施使得机械设备故障率降至 2% 以下,设备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维修保养报表,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2 编制科学的进度计划

相关施工企业在制定进度计划时,应该聘请专家,而不是依靠多年的建设经验的人员,主要是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对施工进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化控制,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工程计划以及相应优化整改措施,能够将控制措施纳入进度管理计划中。与此同时,在制定进度管理计划时,充分考虑到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工程数量和岗位要求等问题,充分保证项目的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建设资源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建设企业还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方案,并能够将其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充分起到提升项目进度管理水平的作用。如此一来,便可以依托制定并健全项目进度控制体系,有效约束施工单位的作业行为,实现项目质量标准化。

1.3 优化设备配置策略

在制订设备购置计划前,应全面分析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包括施工规模、工期要求、技术难度等因素。同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项目预测,合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需要的设备类型和数量。在选择设备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评估设备的购置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所选设备既能满足施工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注重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损失。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既可以通过直接购买获得新设备,也可以通过租赁、二手市场等渠道获取所需设备。多元化采购有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使用效率评估体系,包括设备利用率、故障率、维修时间等关键指标。定期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设备共享机制建设,鼓励不同项目、不同部门之间共享闲置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2 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措施

2.1 施工工艺优化方案

施工工艺优化方案基于数据驱动和仿真分析,可实现施工参数的动态优化和工艺改进。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施工数据,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参数组合。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系统通过优化摊铺速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关键参数,显著提升路面施工质量。优化后的施工方案使路面平整度提升 15.8% ,压实度合格率提升至 98.5% 。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和路段特点,系统可自动生成差异化施工方案,提供施工工艺指导。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优化方案进行虚拟验证,通过仿真分析预测施工效果降低施工风险。此外,系统具备知识积累功能,将优化经验形成标准化工艺文档,支持施工经验快速复制推广,在实际应用中优化方案平均可节省施工时间 18.6% ,降低材料损耗 12.3% 。

2.2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措施

首先,从施工资源质量控制层面入手,作为工程质量的根基,施工单位必须检查好每一批进场的钢材、水泥、沙石料等材料的质量,重点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按照设计要求核对其型号、规格等是否达标。同时,根据规定实施质量抽检,对于桥梁支座、伸缩缝等构配件,一方面需要检查质量合格证书,另一方面还应仔细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缺陷。当所有材料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正式运用到工程建设中,从源头上规避影响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的隐患。其次,严格把控施工工艺也是施工技术控制中的关键。以路面基层施工为例,施工人员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拌和时,必须准确把控好水泥剂量、含水率等指标,提前组织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要求,采用电子计量设备确定各项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一经确定,后续实践中必须精确落实。摊铺环节应当控制好设备的运行速度与摊铺厚度,确保基层具备良好的平整性与压实性。压实作业中需秉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施工原则,通过选择适合的压路机促使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2.3 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

信息化技术是现代公路交通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技术人员应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便更加高效地监控并管理施工过程。一方面,施工单位可搭建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以此集中管理施工环节中的数据、图纸、进度计划、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传递施工信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参数。例如,技术人员还可借助无人机全方位检查施工现场,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培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平台,掌握数据输入与分析技巧。其次,施工单位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将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纳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还应被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追溯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贯穿全程,意义非凡。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不仅为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更是地区经济发展、民众便捷出行的稳固基石。未来,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施工管理也需与时俱进,持续优化要点,精准发力,让公路工程持续释放强大能量。

参考文献

[1]许恩峰.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探讨[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3(10):35-37.

[2] 江奇超.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难点与对策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4(21):10-13.

[3]何瑞刚,严定学.精细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3(2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