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汤亚鹏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462000
前言: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初中阶段,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班级文化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发展机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交流、创新能力。
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的,它能让学生有很强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在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学生之间可实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浓厚的学习气氛,都能使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班级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内容,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课程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包含了班集体的价值观、班风、学风等诸多方面,强调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愿景征集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这样就极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班风是指班级成员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学风则是指班级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树立典型,邀请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比如学校定期开展“学习标兵”“文明使者”评选活动,使学生以先进个人和集体为榜样,不断学习进取,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建立健全制度文化体制
制度文化对班级文化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制定班级制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制度的过程,班主任可以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对班级的规章制度进行热烈的讨论,然后由他们投票,保证制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增强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程度。
课堂教学体系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承担责任的能力,如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给每一位学生分配一定的职务,使其负责班级的具体事务,如卫生监督,图书管理等,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又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对违反制度的学生,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保证班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营造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课堂环境的布置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环境的设计者、创造者。班主任可组织班级环境布置竞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题,精心设计布置,让班级环境富有个性。
比如,在教室墙上设置“学习园地”“才艺展示板”“班级光荣榜”等,“学习园地”可将优秀的作业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大家,供大家参考;“才艺展示板”则是展示学生的优秀才艺作品,如绘画、书法之类,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班级光荣榜”则记录了班级所获得的各项荣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班级内可以多种植一些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使学生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更加愉快。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成长。而活动要与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主题班会可以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重要主题来进行,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演讲,表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参与社区服务;在文化活动中,运动会能锻炼学生的体质和团队精神;文艺演出可以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书法比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耐性、专注力,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此类活动的设置,皆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创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对初中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与创新,使之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3(8):99-101.
[2] 刘中立.以生为本,以文化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四川教育, 2023(15):21-21.
[3] 李会方."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粤东SZ中学为例[D].东华理工大学,2023.
[4] 梁洁.初中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10):147-149.
本文系2024 年度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课程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LHKT20242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