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陈洁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221000
一、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定义在于学生于数学知识学习中,经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及推理等思维活动,对数学对象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作间接反应,此乃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且与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紧密相连,需在学习中不断运用以推动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深化。
其特点首先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因小学生思维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关键阶段,教师教学需借助具体形象材料引领学生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与规律以培养其良好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具逻辑性与系统性,数学逻辑性强,该能力要求学生按逻辑规律思考推理,且数学知识有严密系统性,学生学习中要梳理整合所学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最后有灵活性与创造性,此能力既要求学生按既定逻辑规则思考推理,又要能灵活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创造性提出新解题方法与思路。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逻辑思考
鉴于数学学科以严密逻辑性著称,教师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巧妙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内在逻辑,通过层层递进问题挖掘数学题目逻辑关系来有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且可将复杂数学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形成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为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比如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内容时,若教师单纯告知学生 1 亿是 100000000,学生可能对该庞大数字缺乏直观具体认知且无法联系以往数学知识。为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亿以内数概念,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万以内数认识,通过复习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大小及关系帮助学生构建数的概念框架,接着写数字 10000 引导学生思考如在其后加 0 数会变大多少等问题,学生能依已掌握计数单位规律获答案即十万,教师顺势介绍该计数单位并继续提问在十万基础上加 0 会变成何计数单位,如此层层递进提问促使学生结合已掌握规律展开猜想,学生在此教学过程中既能依旧知识规律推断新知识建立完整概念体系,又能在思考推断中增强数学推理思维能力以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目标。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若要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注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让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相连。通过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影子,利用实际生活案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逐步加深对数学问题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学习“四则运算”内容时,讲解运算规则可巧妙引入现实生活具体场景,使原本抽象运算规则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讲解四则运算优先级时,重点讲解乘法和除法运算优先于加法和减法运算且存在括号时先计算括号内算术运算,同时强调 0 不能作为除数这一重要原则。若教师让学生通过传统背诵方式学习掌握这些规则,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且难理解,但若融入实际生活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显著增强。可设计如在热闹非凡超市里,有 3 名学生各自买 2 支带小猪印花糖果、2名学生买 4 支带小猴印花糖果、最后 1 名学生买 3 颗带小猫印花糖果这般贴近实际生活的场景,教师随后提问这些学生一共买了多少斤糖果,学生解答此问题需运用四则运算中的乘法与加法并考虑运算优先级,计算时不仅算出每颗糖果种数还需将所有糖果总数相加才能获最终答案,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既能直观理解四则运算规则,又能在实践参与中深刻体验数学运算乐趣,更重要的是在实际问题分析解决中形成良好问题解决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以助力其获得全方面发展。
(三)借助学生感性认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尚处在发展中,认知能力相对而言较为有限,可对周边事件怀有浓厚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借由引入形象化的教学内容,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进而逐渐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为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筑牢坚实根基。
例如,在开展“三角形”教学时,可筹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教具,如三角形的积木块、三角形的饼干模型以及三角形的风筝等。这些直观且具吸引力的教学用具,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亲自触摸、观察这些三角形实物,并引导他们从形状、大小、边角等多个维度,对三角形进行全面的理解与认知。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快速构建起清晰、准确的三角形模型。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教师还能够设计一系列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例如,可让学生运用纸张、剪刀等工具,自行裁剪出不同大小与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比这些三角形的异同之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直观体验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内角和等于 180 度等特性,而且可以借助实践操作,逐渐领会三角形的构成原理与分类标准,进而达成对三角形概念的深刻理解与记忆。
结语
总而言之,以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而论,其基础在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唯有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学生方能更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且逐步掌握丰富解题技巧,于课堂上跟随教师脚步以助力自身思维能力提升。故而,就今后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需从多方面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以有效激发其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学生于不断思考、探究过程中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学习、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进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 2020(A4):61-62.
[2]高国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0(A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