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业企业二次分级提高烤烟等级质量的研究

作者

牛志信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卷烟厂 安徽芜湖 241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烟叶二次分级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在烤烟复烤加工前实施科学的二次分级,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分级能显著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减少批次之间的差异性和波动性,降低卷烟成本,满足卷烟产品对原料精细化的要求。

关键词:烟叶;二次分级;等级纯度;卷烟质量;经济效益

1 引言

烟叶作为卷烟产品的原料基础,其质量好坏和纯度高低决定了卷烟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风格的稳定性。因此,解决烟叶原料纯度偏低问题尤为重要。通过在烤烟复烤加工前实施科学的二次分级,对烟叶等级进行纯化后,再进行单打或配方打叶,可以增加烟叶使用效率,提高烟叶质量的稳定性,减少烟叶批次之间的差异性和波动性,降低卷烟成本,满足卷烟产品对原料精细化的要求。

2 二次分级前烟叶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2.1 部位组之间相混

主要表现为烟叶混部位,绝对大部分上部叶组混入中部叶组,下部烟叶混入中部烟叶。

2.2 主副组之间相混

主要表现为副组烟叶混进主组烟叶,如杂色叶组混入主组。

2.3 等级之间相混

等级混低出等级较多。

2.4 等级合格率偏低

烟叶二次分级前存在以上几个质量问题,不利于卷烟配方的使用,影响卷烟配方质量的稳定性。

3 影响烟叶等级纯度的原因

3.1 烟叶价格利益驱使

烟叶价格体系固定,部分烟农为了追求烟叶利益最大化,导致烟叶等级混级,以次充好,谋取利益。

3.2 烟农初分级环节

烟农文化水平、烟叶调制、分级技术参差不齐,接受技术培训少、在培训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掌握技术要点,从而导致烟叶等级概念模糊,分级粗放,导致烟叶混部、混组、混级现象普遍。

3.3 烟叶收购环节

部分基层烟站检验人员存在对四十二级国家标准理解的不完善性,对一些相邻等级区分模糊,成熟度和杂色混淆,以及部分定级员收人情烟,从而导致混级,混次烟叶;还有个别收购单位在丰收、欠收的不同年份随意地提高或降低标准;各个站点各个批次之间质量也有所差异。

4 实施二次分级

烟叶二次分级是指在打叶复烤前为了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及烟叶等级质量,减少批次烟叶质量的差异性和波动性,确保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对工商交接后的烟叶实施再次分级的过程。

4.1 烟叶二次分级过程中解决常见混部、混组、混级问题的对策

根据烤烟国家标准以及挑选样品,对该批烟叶进行剔除混部、混组,严重跨级的烟叶。

4.1.1 加强烟叶挑选人员的培训

结合工业企业和烤厂主检制定的挑选样品,实行三层次培训,首先工业企业代表根据挑选要求对烤厂负责挑选的主检进行样品的讲解和沟通,说明挑选要求和挑选规范;其次烤厂主检对挑选组长进行培训和讲解;最后有挑选组长对挑选工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培训,解决烟叶中混部、混组,严重跨级的问题,保证烟叶挑选后的纯度和质量要求。

4.1.2 实行闭环检验层次

挑选组长对挑选员工挑选的烟叶进行初检,烤厂主检对初检后的烟叶进行复检,最后有工业企业监督代表进行复查和监督,对不合格的烟叶进行返工处理,重新挑选。

4.1.4 正确区分主副组之间相混

主组是那些生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副组则是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在实际工商交接中,存在部分副组烟叶混入主组烟叶中,只要是对一下杂色面积以及程度、含青烟叶控制不严,导致混入主组烟叶。举例阐述,以B3F与B2K相混为例进行阐述。

4.1.4.1 B3F与B2K的识别

B3F一般生长在上二棚以上部位。视觉反映叶片成熟,有不明显的成熟斑,颜色尚均匀、不够饱满,色泽稍暗,视觉色彩反映一般,叶面尚有油性反映,并带有少部分杂色,手感叶片稍厚,组织较密,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残伤不超过30%。B2K生长在上二棚部位。视觉反映叶片欠熟,带有中度杂色,其面积在40%以内,光泽稍暗,油性反映不太显露。手感叶片厚,结构紧密,叶面较平坦,尚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尚有油润感,残伤不超过30%。

4.1.4.2 区分B3F与B2K相混的要点

首先要正确区分杂色与杂色叶:杂色是指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颜色斑块(不包括青黄色)。包括轻度洇筋、蒸片、局部挂灰、全叶受污染、青痕较多、严重烤红、严重潮红、受蚜虫损害等。杂色叶是指烟叶表面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片20%以上(含20%)的叶片均称为杂色叶。其次要准确估测杂色面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杂色在叶面上分布较广、不规则,在进行面积估测时较难掌握,应多练习、区分,最终能够准确判断。在判定B2K时应掌握杂色面积不能超过40%,否则定为下个等级。再次要正确把握烟叶的验收规则:B3F虽然都允许带有部分杂色,但是这两个等级所含的杂色面积都不能超过20%,属主组叶。B3F与B2K相区分时在其分级因素符合标准的条件下,应注意判断①叶面含有杂色部分是否超过20%,如超过则定为杂色等级②杂色面积没有超标但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该组最低等级的残伤允许度,则仍定为杂色等级。对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二级以下定级,程度严重的烤红、潮红烟叶应在杂色组定级。

4.1.5 正确区分等级之间相混

4.1.5.1 相邻等级烟叶相混

大部分烟叶都存在混低出几个相邻等级,这在具体等级判定中,依据各等级分级因素,依据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等分级因素进行识别和区分。

4.1.5.2 易混淆等级相混

对于一些等级的品质因素相接近,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易混淆,比如C4F和X2F,这就需要依据烟叶的着生部位、叶形、脉相、叶面等因素进行区分。

4.2 合理存放二次分级后的烟叶

二次分级后的烟叶根据标识分别装框,实行框架存放,保证烟叶储存过程中通风流畅,避免二次分级后因码垛出现出油、霉变等质量损失现象。

5 实施二次分级后的效果

对烟叶实施二次分级后等级合格率达到80%以上,烟叶纯度得到了大幅提高。避免了混部、混组、混级现象对卷烟配方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各品牌卷烟质量的稳定性,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6 结论

基于短时期内国内烤烟生产模式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烟农、基层人员的文化、技能水平需要逐步提高,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原因。烟叶收购当中混部、混组、混级现象将会较长时间的存在,而目前国内卷烟工业又处于实施“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行业背景下。要想突破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对烟叶实施二次分级,提高等级纯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卷烟品牌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和品牌个性,创造出优势品牌,把企业做大作强。

参考文献

[1] GB2635-1992, 烤烟[S].

作者简介:牛志信,男,汉族,河南鹿邑,1980年1月23日,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烟叶评级与烟叶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