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
吴昊飞
遂昌县明盛电业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丽水市3233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城市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供电系统面临着负荷波动加大、能源结构转型等诸多挑战。光储充设施,即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的结合体,凭借其能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存储和利用等特点,在城市供电系统中逐渐崭露头角。它不仅可以缓解电网压力,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对构建稳定、清洁、高效的城市供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一)居民社区应用
在居民社区中,光储充设施可利用社区内的屋顶、停车场等空间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在储能系统中。这些电能一方面可满足社区公共设施的日常用电需求,如楼道照明、社区绿化灌溉等;另一方面,可为社区内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通过这种方式,社区能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在电网停电等突发状况时,储能系统可作为应急电源,保障社区基本用电,提升社区用电的可靠性。
(二)商业区域应用
商业区域用电负荷大且峰谷差异明显,光储充设施在此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场、写字楼等建筑的屋顶布置光伏发电装置,所发电量可直接用于商业区域的空调、照明、办公设备等用电,多余电量存储在储能系统中。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释放电能,补充电网供电,缓解电网的供电压力;在用电低谷期,利用电网低价电为储能系统充电,降低商业区域的用电成本。此外,商业区域的停车场可配套建设充电设施,为前来消费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提升商业区域的服务品质。
(三)交通枢纽应用
交通枢纽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辆的频繁进出对充电服务需求极高。光储充设施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在交通枢 工作,为充电设施提供清洁能源。这一配置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用 电系统的稳定,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通过储能系统维持充电 续性。此外,光伏发电还能为交通枢纽的照明、通风等基础设施提供电能, 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协调运行问题
光储充设施由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等多个部分组成,各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存在一定难度。光伏发电受天气、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大,输出功率不稳定,可能导致储能系统充放电频繁切换,影响其使用寿命。充电设施的用电需求具有随机性,若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的运行节奏不匹配,会造成能源浪费或供电不足的情况。各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控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接口,难以实现整体的高效协同运行,降低了光储充设施的整体效能。
(二)能源管理效率问题
能源管理效率不高是光储充设施应用中的突出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无法根据电网负荷、光伏发电量、储能状态以及充电需求等因 行动态调整,导致能源分配不合理。对光伏发电的预测精度不足,难以提前规划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计 的利用效率。此外,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较低,多依赖人工操作进行控制和管理,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用电场景,无法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
(三)成本与维护问题
光储充设施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储能电池、充电设施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等,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设备的维护也面临挑战,储能电池的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运营成本;光伏发电设备和充电设施长期暴露在户外,受环境影响大,容易出现故障,维护工作量大且维护成本高。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和完善的维护体系,导致设备的维护不及时或不到位,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设备协同机制
建立统一的设备协同控制标准和接口,实现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通信。开发先进的协调控制算法,根据光伏发电的输出特性、储能系统的状态以及充电需求,实时调整各设备的运行模式,使三者协同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例如,当光伏发电功率较高时,优先满足充电需求,多余电量存储到储能系统;当光伏发电功率不足时,由储能系统补充供电,确保充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二)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光储充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我们引入了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显著提高了光伏发电的预测精度,为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计划提供了精确的依据。此外,系统还能根据电网的实时峰谷电价、负荷情况以及充电需求,制定动态的能源调度策略,从而优化能源分配,实现能源利用成本的最小化。能源管理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有效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为光储充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降低成本与完善维护
为了加速光储充设施的发展,我们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推动光伏发电设备、储能电池和充电设施等核心设备的创新升级。这包括提高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增强电池的储存能力和寿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加经济实惠。同时,我们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从而减轻初始投资的压力,为光储充设施的规模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建立一支专业的维护团队,对维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不仅能够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显著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为整个光储充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光储充设施在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在设备协调运行、能源管理效率、成本与维护等方面存在问题,但通过优化设备协同机制、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与完善维护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体系的逐步完善,光储充设施将在城市供电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绿色、高效、稳定供电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新.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能量调度优化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 2025, (10): 46-48.
[2]王鹏浩, 刘世宇, 张云帆. 农村公路推广光储充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公路, 2025, (04): 18-19.
[3]朱振海, 张骐遥, 丁业豪, 甘浪, 张迪超, 杨蕾, 黄悦, 盖凌云, 李海东, 包汉玲. 碳边境调节机制下园区光储充一体化碳减排潜力分析[J]. 中国标准化, 2025, (02):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