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作者

王欢

内蒙古万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00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交付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如同建筑工程的“体检医生”,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与把控。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日益复杂的当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

(一)保障工程安全底线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核心防线,其通过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各类材料、构件以及整体结构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能够精准捕捉到潜在的质量风险。 从建筑地 的承载能力检测,到主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评估,再到建筑装饰材料的安全性检验, 检测工作 个角落。通过这样的全面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材料性能不达标、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施工工艺存在 洞等问题,从而避免因这些问题引发的建筑物坍塌、渗漏、开裂等安全事故,为建筑物在漫长的使用周期内能够安全、稳定地发挥其功能提供坚实保障,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二)规范施工全过程

质量检测在施工全过程中扮演着动态监督者的角色,为施工活动的规范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施工准备阶段,对进场材料和设备的检测能够杜 在施 过程中,对各道工序的质量抽检和关键节点的专项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施 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累积和扩大;在工程竣工 的最终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标准。同时,检测所形成的详 质量状况反馈,帮助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改进施工工艺、提高 推动 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三)符合行业法规要求

建筑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受到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约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确保工程符合这些法规要求的必要途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后,方可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质量检测的过程,就是对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证的过程,它确保了工程建设活动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

二、现状与挑战

(一)技术应用不均衡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领域,技术应用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大型检测机构和大型建筑企业,凭借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引入了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的结构扫描仪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并且广泛应用了无损检测、遥感检测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在不损伤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获取质量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然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检测机构和施工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投入不足以及对先进技术的认知不够等原因,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检测方法,如人工目测、简单工具测量等,这些方法不仅检测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而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精度较低。

(二)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决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质量的核心因素,当前这一领域的人员专业能力状况不容乐观。从人员构成来看,检测行业 来源较为复杂,既有具备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也有大量缺乏系统专业教育和培训的人员。许多检 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建筑材料性能、结构力学原理、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检测操作中,往往只能按照固定的流程机械操作,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妥善处理,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三)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市场秩序仍存在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一方面,由于检测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增大,部分检测机构为了争夺业务订单,采取了低价竞争的策略,通过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检测项目和简化检测流程等方式来压低价格,这种恶性竞争导致检测服务质量大打折扣,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 些检测机构为了迎合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违背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存在篡改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行为,这种行为 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行业的整体信誉。

三、应对建议

(一)推动技术普及与创新

为改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不均衡的状况,需要大力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组织技术交流研讨会、举办设备展示会等形式,让更多的中小型检测机构和企业了解先进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同时,可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中小型机构引入先进检测设备给予适当的补贴和支持,降低其技术升级的成本门槛,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普及。

(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的关键,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系统化、常态化的检测人员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完善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严格设定准入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只有通过严格考核、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人员才能从事检测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检测人员的素质。

(三)规范市场运行机制

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需要构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检测机构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细化检测行为的规范要求,为市场监管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大对检测市场的巡查和抽查频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检测过程和检测报告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行为。对于出具虚假报告、恶意低价竞争、篡改检测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惩戒,包括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资质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结束语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对于保障工程安全、规范施工过程、维护行业秩序具有深远意义。当前, 不均 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和市场秩序待规范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制约了检测 通过推动技术普及与创新、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等针对性的应对建议,能够有效破解这些难题,不断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基于CIM 探索工程质量检测、安全监测应用场景,赋能城市质量安全建设[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 (12):14-16.

[2]邓建宇, 戴宁, 陈珺, 陈海建, 张启超. 智慧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监督的探索与实践[J]. 工程质量,2025, 43 (06): 16-19+23.

[3]韩冰. 新办法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发展思考[J]. 工程质量, 2025, 43 (05): 25-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