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研分析
刘鑫洋 顾瑞雪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市北辰区 300400
一、调研背景与设计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其对国家时政的关注程度可体现出政治传播的效果如何。当今信息传播环境正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的媒体接触频率与政治参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信息更能增强其政治效能感[1]。研究青年大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现状,有助于挖掘青年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新定位。本研究以2025 年在天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为契机,围绕大学生对国家时政关注状况展开调研。上合组织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其成员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 40% ,经济总量接近全球GDP 的四分之一。因此该峰会具有全球传播影响力,可以反映出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时事政治的关注现状。 ot≡ 文调研对象为在校全日制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年级、专业、性别均衡发放。问卷发放760 份,共回收有效问卷712 份,有效率为 93.7% ,调查样本构成如表 1 所示。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度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国家时政的关注度较高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在“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动态”一题中,38.91%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关注,46.89%的受访者选择偶尔关注,仅有1.84%的学生表示完全不关注,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宗旨包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一判断题中,79.3%的同学选择了正确。对于未来需要加强时政关注的必要性,79%的同学认为是需要的。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时事政治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与认知水平。
(二)信息获取渠道多样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获取国家时事政治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数据显示:在“你常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国家时事政治”一题中,71.8%的学生选择主流媒体,63.2%的学生选择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相关信息。在“你更信任哪类平台发布的时政信息”这一题中,有67.4%的学生表示更信任主流新闻媒体,另有18.6%的学生认为“两者需结合比对”,而仅有6.9%的学生表示更信任社交媒体。可见,主流渠道仍然拥有较强的公信力。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良好的政治媒介素养。
(三)国家政治参与态度积极
数据显示:在“你是否曾在社交平台转发或评论国家时事政治内容”这一题中,有21.4%的学生表示经常进行相关表达,另有 43.6%的学生表示偶尔会评论、转发,仅有不到 30%的学生选择从不参与。在“如果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相关的志愿服务或校园宣讲活动,你是否愿意参与?”一题中,有54.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另有31.2%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仅有 14.5% 的学生表示不愿参与。大学生对于国家时政活动抱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三、深层原因剖析:大学生为何如此关注时政?
(一) 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思政教育与校园多元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参与意识,为青年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治传播途径[2]。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这一政策框架下,思政课程体系已覆盖高校全体学生。除课程教学外,高校通过组织校园活动,构建青年讲师团、理论宣讲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形成了浓厚的时政文化学习氛围。
(二)新媒体技术赋能政治信息传播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中央政务机构纷纷在微博、抖音、B 站等青年大学生聚集的平台设立官方账号,发布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政治内容,以符合青年的方式传递国家声音。与以往单向的政治宣传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信息传播呈现出更强的互动性与去中心化特征。大学生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通过弹幕评论、二创视频、知识科普等方式,参与到政治事件中。信息平台背后的算法推荐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政治内容传播的曝光率,新媒体技术在政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大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国家政策与青年命运强相关
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与中国青年的成长之路紧密交织,国家就业优先政策的推进,使得高校毕业生将升学深造、考编入职等路径视为应对就业压力的现实选择,政策取向正深刻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认知与行为逻辑[3]。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中,学生认为自己国家的重要政策对于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发地会关注国家时事政治。
(四)国家认同感与时代使命感内化于心
国家认同是政治关注的前提条件。大学生通过网络热点与社会议题建立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国家归属感和政治表达意愿[4]。从东数西算到神舟飞天,从西部计划到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果增强了青年对国家实力的信心。新时代,青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强烈共鸣。国家将青年放入新时代发展战略全局之上,引导青年自觉地担负起时代重任。
四、结语
目前大学生对国家时事政治的整体关注度较高,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协同作用,也提升了大学生的时政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要积极投身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了解国情,开阔眼界,锤炼本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理念与意识,在实际行动中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参考文献
[1] 廖锦亮.论网络媒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2022,11:
2752.
[2] 伟明,镇城姚.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及画像研究——以广东4所民办高职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
学报,2025,1(1):88-93.
[3] 骆郁廷,余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新媒体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9:6
5-70.
[4] 张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