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视域下税务会计课程目标达成度研究

作者

冯韵颐 胡梦思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 邮编:523073

一、问题的提出

税务会计兼具法律刚性与会计柔性,是高校财会类专业核心必修课。传统教学以税法条文记忆与税额计算为主,期末考试占比高达 60% ,导致“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顽疾。随着金税四期、智慧税务纵深推进,行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已从“会算税”转向“能沟通、善谋划、懂合规”。同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与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李海舰,2023)。因此,如何在不依赖校外导师的前提下,基于ACBSP 商科能力框架,重构课程目标与评价体系,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二、理论基础

(一)课程思政

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强调所有课堂都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税务会计天然蕴含“税收法定、纳税合规、共同富裕”等思政元素,为思政映射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ACBSP 商科能力框架

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ACBSP)提出商科毕业生应具备10 项能力,其中口头表达(Oral Communication)、书面表达(Written 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团队协作(Teamwork)被列为“高阶通用能力”(ACBSP,2023)。

(三)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达成度(Course Objective Achievement, COA)是衡量学生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程度的量化指标,常用达成度阈值 ⩾0.70 为“达成”(王晓燕,刘书明,2022)。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某高校2023 级会计学两个平行班(共76 人)为样本,课程前后历时一学期,无校外导师介入。

(二)课程目标重构

在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将原“知识—技能”二维目标升级为“价值—知识—能力”三维目标:1.价值目标(V1):树立税收法治观与职业伦理观;

2.知识目标(K1—K3):掌握主要税种确认、计量与申报

3.能力目标(A1—A4):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

(三)过程性考核方案

取消期末闭卷考试,构建“3+4+3”评价模式:

1.三类思政载体:税法案例微视频、税务热点辩论、纳税服务志愿活动;

2.四项能力任务:

(1)口头表达与团队协作——“个人所得税案例”情景模拟汇报 (20%) );

(2)书面表达与批判性思维——“税务案例分析小组报告” (20%) );

3.三次诊断性测验:章节测试(20%),过程性表现 (40%) ),均计入最终达成度。

(四)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采用“达成度=∑(权重i×平均分i/目标分值i)”模型,其中目标分值=100,权重由教学大纲确定。若达成度≥0.70,则判定该目标达成。

四、实施过程

(一)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1.案例映射:在讲授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引入“网络主播薇娅偷逃税案”,引导学生讨论“高收入群体社会责任”;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税务局、纳税人、税务师,模拟“留抵退税”争议解决,体验“以数治税”的法治逻辑;

3.服务学习:与本地税务局共建“青少年税法宣传教育基地”,学生设计宣传册并面向中学生授课,实现知行合一。

(二)能力任务实施

1.口头表达与团队协作:利用超星“弹幕+词云”与视频录制实时收集学生汇报高频词,教师即时点评;小组内采用“CATME”系统互评,识别“搭便车”行为并动态调整分工。

2.书面表达与:引入“三段式写作”模板,设置“背景—筹划方案—风险提示”结构,由同伴互评+教师终评;案例分析报告撰写前发布“批判性思维观察量表”,从论点清晰度、证据充分性、逻辑一致性三维度打分。五、结果与分析

(一)达成度总体情况

价值目标V1 达成度0.926;知识目标K1—K3 平均达成度0.789;能力目标A1—A4 达成度分别为0.853、0.876、0.864、0.846,均高于阈值。

(二)能力维度差异

配对样本t 检验显示,口头表达与团队协作显著优于改革前(p<0.01),批判性思维虽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73)。访谈发现,学生习惯“标准答案”模式,对开放性辩论存在畏难情绪。

(三)课程思政成效

问卷调查显示,91.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元素贴近专业、不突兀”;85.4%的学生表示“更愿意主动关注国家税收政策”。

六、讨论

(一)过程性考核的“双刃剑”效应

全覆盖的过程性考核显著降低了“一考定成败”的焦虑,但教师工作量增加 30% ,需借助Rubric 量表和在线平台减轻负担。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瓶颈

当前任务设计偏重“表达”与“合作”,对批判性思维评价维度相对单一。下一步拟引入“反思日志”与“二次辩论”机制,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提升。

七、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课程思政与ACBSP 能力导向可同频共振,达成度模型能有效监测教学成效;

2.过程性考核全覆盖在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但批判性思维需进一步强化

3.取消期末考试未降低知识掌握水平,低权重诊断性测验可发挥“以测促学”功能。

(二)推广建议

建立“税务会计课程思政案例库”,实现思政元素颗粒化、标签化;开发“ACBSP 能力—税务场景”双维度Rubric,持续迭代评价工具;构建“师—生—机”三元协同的反馈闭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预警潜在学困生。参考文献:

[1] ACBSP.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Criteria for Business Programs[EB/OL].2023.

[2] 李海舰.税务会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J].财会月刊,2023(4):115-119.

基金项目和编号:2022 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会类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为例”(课题编号:(GKXY)LX-KY-C-2024014); 2022 年“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GKZLGC2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