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用电管理的关键要素探究
刘涛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五通桥分公司 614800
引言:农村电力管理面临较多挑战,如用电安全隐患、用电不规范、电网设施老化等,都会引发较严重的问题。对此,需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大力宣传用电安全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智能化、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主,对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农村用电提供可靠保障。再加上宣传中对农民用电知识的讲解,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问题,避免威胁农民的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一、农村用电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电力基础设施薄弱
在一些偏远地区电力网络建设滞后,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会引发停电问题。再考虑农村电网的输电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因不具备充足的资金,电网老化的情况严重,故障频繁,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区域无法实现常规的电力供应。基础设施的薄弱,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还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用电安全隐患突出
因农村用电设备的老化,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民用电安全意识薄弱,使农村用电的安全隐患较多。大部分农村家庭使用的是临时接线或者私拉乱接的电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在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荷过重、电线过载等问题更加严重,容易引发电气火灾和电气故障。再加上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不到位,在电力设施损坏或设备老化情况下无法及时修复或更换,电力部门在此方面有较大的经济损失[1]。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的电力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农村地区的电力使用不合规的现象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大了用电安全的风险。
(三)用电管理缺乏科学性与智能化
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不具备智能化条件,依然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如人工巡检、手工记录等,无法对农村用电的实际情况详细掌握,信息数据不完整、不准确,无法为管理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影响整体管理效率,还会因人为疏忽,用电资源浪费,引发电力事故。此外,智能化用电管理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较少,部分农村地区因资金不足,对智能电表的普及不到位,无法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特别是在一些电力消费较为分散的区域,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精细化,导致电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用电的需求。
二、农村用电管理的关键要素与策略
(一)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更新
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更新是加强农村用电管理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的用电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电力单位对农村电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方便电网布局的优化,影响着电网输配能力。政府在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采取贷款支持、财政补贴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更新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分布较分散的地区,采用微电网技术、分布式电源等,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覆盖面[2]。此外,对农村电网的更新不单单是对硬件设施的改进,还需在软件上进行研发,如智能化升级、实时监控系统等,方便电力部门详细掌握农村用电情况,制定更科学的管理策略,增强农村用电的可靠性。
(二)加强农村用电安全的宣传和培训
对农民用电安全意识的强化,需积极开展用电安全宣传及培训活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区的电力部门能创新工作形式,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偏远农村等,以宣传单、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电力安全知识的大力传播,并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参与基层,与农民直接交流,为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性地解答,持续强化农民的安全意识,对用电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根本上避免电气火灾、电气故障等问题的发生。再定期组织用电安全培训,农民能多方面地了解电力设备的使用规范及火灾预防措施,针对农民的不规范用电问题加强维护与检查,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维修及更换工作,避免影响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在宣传及培训过程中还能强化农民用电安全意识,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大智能化电力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管理系统创建方面还需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能提升农村电力管理水平。例如,对智能电表、远程控制系统的推广,是智能化电力管理的核心,对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实时记录,避免人工抄表存在的误差,还能对各项数据进行远程传输,方便电力供应的科学调度。此外,智能电表还方便电力部门对农村用电负荷的变化情况实时了解,及时发现异常用电情况,防止过载或用电不规范现象的发生[3]。再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和调度,采集各类电力数据,分析用电模式,预测电力需求波动,合理分配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浪费。政府在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各地区电力部门对智能化电力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推动智能电表和智能调度系统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并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电力管理系统,能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农村电力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智能化电力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农村电力管理将步入一个更加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新时代。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分析,了解农村用电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农民生命安全,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还需加强管理,在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方面都能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农村用电管理的各类问题,保证供电质量与安全。随着技术进步,还需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相关知识,强化农民的安全意识与用电能力,助力实现电力管理的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彭靖权.法治乡村建设视野下农村用电安全纠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3):144-146.
[2]吴佳峰,黄航波,龚建平等.缩短供电半径提升农村用电水平[J].农村电 气化,2023,(04):91-92.
[3]袁鹏丽,端木琳,王宗山.赤峰市某镇农村人员生活用电设备使用行为研究[J].建筑科学,2022,38(10):108-11 +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