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人性化护理在高校校医院输液室的效果及学生SAS 评分分析

作者

马海华

沈阳理工大学校医院 辽宁沈阳 110000

[引言]在高校校医院中,输液室属于接待患者最多的科室,输液室接受患者的种类、疗程存在差异,学生的需求也存在一定不同之处,输液室的护理工作量较为繁重[1-2]。而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提出,则是保证输液顺利的前提,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形成良好的关怀服务意识,提升学生输液舒适度与满意度[3]。本次研究对常规组学生实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学生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学生 SAS 评分、护理满意度,现对具体内容做出如下阐述与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时间范围为某高校 2024 年 2 月-2025 年2 月期间,以校医院输液室收治的 55例学生展开研究,结合实际的护理手段差异分组,具体分为常规组( n=27 )与观察组( 1=28 ),常规组学生男女比例为 15:12,年龄区间范围为 18-25 岁,平均( 22.76±1.23 )岁;观察组学生男女比例为 16:12,年龄区间范围为 18-25 岁,平均( 22.68±1.34⋅ )岁。两组一般数据比较存在差异不大,可研究对比(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学生实行基础护理干预:对学生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形式,进行输液巡视,为其更换输液瓶。结束输液以后,需正确地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处理。

观察组学生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 ① 学生进行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询问实际状况与病症、感受等,确定疾病类型以后,遵医嘱为学生配药。护理人员需要将输液室的卫生间位置、便民措施等告知学生,确保输液室的温度与湿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阐述诱发疾病的因素。 ② 护理人员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穿刺技巧水平,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的时候,与学生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进行成功穿刺以后,需要妥善固定处理,提醒患者小心谨慎,避免发生针头移位、脱出的情况。 ③ 护理人员需要对输液室的基本状况进行巡视,并且及时更换输液瓶,对不合理输液速度进行调节,避免引发多方面不良反应。在巡视的时候,了解穿刺点是否存在红肿、皮疹等情况。完成输液以后,将针头拔出,使用创可贴、敷贴覆盖穿刺点,患者需按压穿刺点 3-分钟,学生按压时指导其避免揉搓导致皮下血肿。④ 完成输液以后,需要提醒患者进行下次输液的时间,还需要指导其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设置明确的就诊流程图、导向指示牌,确保学生等待时间缩短。可以设置图书栏,学生可以查阅资料、阅读文章。 ⑤ 如果学生存在水痘、甲流等情况,就需要尽早检出与隔离,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保健意识。如果需要输注刺激胃肠道药物,则要询问学生是否按时进食,提前告知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选取的指标包括出血、红肿、疼痛。

(2)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学生 SAS 评分:以 SAS 焦虑评估量表为基础测评标准,评估学生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分区间范围为 0-80 分,分数越接近 80 分,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4]。

(3)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护理满意度:以校医院输液室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为基础测评标准,评估学生的护理满意程度,实际分值区间范围为 0-100 分,等级则划分为十分满意(85~100 分)、满意(60~84 分)、不满意(0-60 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用 SPSS2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学生 SAS 评分以“( )”表示, Φt 检验;计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 ”表示,用 χ2 检验,当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具体参考数据详见表 1,与常规组数据相比较,观察组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0.05 )。

表 1 常规组与观察组学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 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学生 SAS 评分

具体参考数据详见表 2,护理后,与常规组数据相比较,观察组学生的 SAS 评分明显降低( P<0.05 )。

表 2 常规组与观察组学生的学生 SAS 评分比较(分, x  s )

2.3 观察研究两组学生的护理满意度

具体参考数据详见表 3,与常规组数据相比较,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

表 3 常规组与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高校校医院输液室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护理满意率,避免多方面不良风险事件发生,并且为师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5]。目前我国医疗体制和护理模式不断改革,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护理感受和体验,而输液室是高校校医院的重要科室,每天接待大量输液的大学生,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十分必要。人性化护理流程优化,需要从就诊区域设置明显的指引标志入手,保证大学生在就诊过程中维持良好就诊秩序。输液前后实行护理干预,细化护理环节,对学生实行全面健康宣教,拉近患者、护理人员的关系 [6-7]0 。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耐心地疏导,确保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护理人员还需要更加留意输液情况,观察是否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不适现象,避免多方面不良反应风险问题发生。医护人员还需要与情绪低落的大学生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和需求,给予心理支持,通过人性化方式照顾大学生,使其身体和精神放松,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接药、配药、输液等环节,以严谨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了解患者输液情况并解决问题,保障输液安全性。

综上内容,人性化护理在高校校医院输液室的效果较为显著,主要发挥的实际价值就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以降低学生的 SAS 评分,提升学生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葛丽敏.人性化主动沟通及规范化巡视服务对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评《实用急诊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24):173.

[2]金丽.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4,30(01):160-162.

[3]殷晓丹,唐丽雯,周洁.优质护理对改善输液室静脉输液护患关系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8):130-132.

[4]张曰红.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婚育与健康,2023,29(15):172-174.

[5]董红雨,杜欢,印蓉,等.人性化主动沟通及规范化巡视服务对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3,28(03):298-300.

[6]郑庭湖.人性化护理在高校校医院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8):124-126.

[7]王灵麟.环节质量控制与管理在输液室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