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分析

作者

肖晓霞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前进小学 湖北武汉 430408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心已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转移至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培育学生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数感对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数感培养重视起来,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目标。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形式单一

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许多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计算题练习为主要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对数感培养练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数感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影响数感培养的教学效果[1]。

2.脱离生活实际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是单纯的数字计算题目,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数感培育方式难以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在数感培养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还经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会导致学生思维刻板化,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培育。

3.评价方式片面

在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教学评价环节存在评价方式片面,评价内容单一的问题。在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习题正确率上,片面地对学生的数感培育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起到激励与纠错作用,还无法让教师发现培养策略中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的数感培养。

二、小学低年级阶段数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境

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复杂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达成培育学生数感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进行数感练习[2]。举个例子,在加减法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由教师扮演客人,学生扮演收银员,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金额计算的问题,比如“你好,我购买了标价 20 元和 18 元的书个一本,请问一共多少钱?”。这样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字数感训练中来,有利于数感培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2.培养形式多样化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感练习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数感培育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与故事对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通过玩游戏与讲故事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数感,提高数感培育的教学质量。举个例子,在数感培育训练中,教师设置数字接龙的小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至游戏中来,要求学生用偶数按顺序进行接龙,这样新颖的数感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投入到深度学习状态,能够增强学生对奇数偶数方面的数感,加深学生对奇偶数知识的印象。

3.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数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仅增加了评价的主体,更丰富了教学评价内容,因此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更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数感培养效果,能够让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感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数感培养策略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举个例子,在数字大小比较的数感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在评价中给出适当的建议,对于数感培养效果显著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育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数感,为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数感发展的关键期,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后续学习潜力。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单一、评价片面等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培养形式、优化评价机制等策略加以改进。将数感培养融入真实情境、游戏互动与多元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实现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兴霞.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感培养策略[J].数学小灵通(中旬刊),2025,(06):25-26.

[2]魏军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新课 程,2025,(15):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