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运用分析

作者

张群 刘世轩 刘娜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010241522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012060413 身份证号码:371421198802044625

引言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精准模拟与深度分析,从而提前制定全面且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建立精细化的施工场地 BIM,将各类施工设备的参数、运行轨迹,以及临时设施的位置、布局等关键信息全面纳入其中,进而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展开可视化分析。因此,加强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BIM 技术的应用特点

首先,BIM 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具备极高的可视化程度。它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直观展示建筑工程的外观造型,从建筑整体的轮廓到局部装饰细节都清晰呈现;同时,对建筑内部结构也能以逼真的形式展现,提前发现设计方案中空间利用不合理之处,避免了因理解偏差导致施工阶段的大规模返工。其次,在施工中 BIM 技术搭建起了一个统一的协同工作平台。在该平台上,设计团队可以实时更新设计方案,施工团队能即刻获取变更信息,并据此调整施工计划;监理团队则可依据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各参与方在同一个平台上紧密沟通协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最后,BIM 技术拥有强大的模拟功能。它可以对建筑工程从施工筹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在施工进度模拟方面,能够依据既定的施工计划,动态展示各施工阶段的进展情况,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工期延误风险。在施工工艺模拟上,能模拟复杂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帮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步骤,减少操作失误,保障了施工安全与进度。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 现场监管不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监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管,导致监管漏洞频出;另一方面,部分监管人员能力有限,难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即便发现问题,也因专业能力不足无法采取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此外,部分建筑工程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忽视设备的安全管理,未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长期使用老旧甚至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这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效果。

2.2 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建筑工程的实施涉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但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甚至忽视施工期间的安全规定,这无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安全培训体系不完善,部分施工人员对操作流程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工地管理混乱,安全规定执行不力,进而影响了安全规定的执行效果。

3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3.1 实施安全监控

鉴于建筑工程流程繁琐、内容繁复,单纯依赖人工手段难以实现对现场的全面监控与管理,这无疑削弱了安全管理的成效。针对这一挑战,相关部门可以依托 BIM 技术及其配套技术,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部署高程监控、红外感应等先进装置,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并即时传输至 BIM 软件系统。系统接收到数据后,会迅速将其融入信息模型,自动检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立即触发警报机制。管理部门据此能即刻响应,对隐患问题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实施组织管理

基于 BIM 构建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和作业过程建模,模拟安全风险场景,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预警。将安全措施与BIM 相关联,生成可视化的安全技术交底,指导现场安全防护。所以,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为各个环节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BIM 技术还能科学设定安全通道的位置,确保其在实际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管理部门可利用 BIM 技术精确设计脚手架的高度与位置,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无虞。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能通过 BIM 技术将工程信息实时共享给其他参建单位,各参建方通过对模型的深入研究,可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流程,从而大幅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3 强化人才培养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需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实施差异化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思维。同时,安全管理人员需了解国家相关安全法规、安全生产的标准及安检内容,以便于日常检查中精准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基本的安全生产操作知识、岗位安全技术规范及事故分级处理。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培训要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一线施工人员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沉浸式的施工交底培训,使其直观理解 BIM 模型中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则通过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实际项目案例分析,深入学习 BIM 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高级应用技巧。另外,在团队建设方面,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选拔具有创新思维和跨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组成 BIM 项目团队,并定期组织团队内部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会,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 BIM技术应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技术的有效落地和持续发展。

结束语

BIM 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需构建基于BIM 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项目各阶段信息的连贯性和实时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并且积极推广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工作的在线平台,通过实时查看、修改模型及版本控制等功能,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所以,通过充分发挥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推动建筑工程建设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亮.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趋势研究—— —以揭西县第一中学建设提升项目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4(20):62-64.

[2]李风楠.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2):168-170.

[3]潘振华,洪成泼.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中 BIM 技术赋能路径研究[J].砖瓦,2025(2):129-131.

[4]王兴国.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4,21(24):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