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护理体会
刘畅
北京卫戍区海淀第二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北京 10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指心脏长期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群体多发于老年人群,患者预后差[1]。加上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特点,是CHF的高发人群,故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老年CHF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规范治疗的同时不加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指导,严重影响其自理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的改善[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照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于 2024 年 01 月\~2024 年 12 月,研究对象为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数量共计 90 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纳入标准:① 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0% ; ② 年龄 ∵60 岁; ③ 预计生存期 ≥6 个月。排除标准: ①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② 存在终末期恶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 ③ 躯体活动障碍。
对照组 45 例,男/女 scriptstyle=25/20 ,年龄 65-94 岁,平均( 79.50±4.33 )岁;观察组 45 例,男/女 ⋅=24/21 ,年龄 66-94 岁,平均( 80.00±4.45 )岁。以上2 组资料的差异性评估无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影响因素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症数量、家庭支参与度等,调查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实施多维度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分层式健康教育:对于文化程度高、年龄较轻的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科普、组织线上视频讲座;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的患者,采用图片卡片、实物演示(如盐勺展示限盐方法)等直观方式,并录制方言版健康宣教音频便于理解。每周开展 1次线下健康讲座,由责任护士结合PPT进行讲解,并设置问答环节及时解答患者疑问。(2)心理干预:建立医护-患者-家属的三方沟通微信群,每日安排责任护士在线答疑,及时疏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邀请康复效果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增强治疗信心;每月组织 1 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对家属开展护理技能培训,如协助指导患者服药、掌握监测症状的方法和指导家属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3)个性化自我管理计划: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自我管理日志,内容包括每日饮食记录、运动计划、症状监测及设置手机定时闹钟的用药提醒等,责任护士每周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 1 次随访,根据患者执行情况调整计划。
1.3 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水平采用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总分 21-105 分,分值越高其管理水平越好。
(2)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展开测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最高分 120 分,得分越低生活改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5.0 计算,用率( 0% )呈现计数资料,检验用X2,计量资料用( ̄x ±s)呈现,行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测定的两组评分相差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CSMS评分更高,其MLHFQ评分偏低( P<0.05 ),见表 1。

3 讨论
经研究调查所示,影响因素如下: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身体机能下降,执行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减弱;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难以有效进行自我管理;病程长、合并症多的患者,病情相对复杂,自我管理难度增加[3]。
本研究中涉及的指标测定评分值两组差异有意义,差异原因: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能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4];心理护理对症排解患者的不悦情绪,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家庭支持干预充分发挥家庭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使自我管理计划更贴合患者实际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
综合上述,予以老年CHF患者积极采纳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管理能力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斐,丁雯,刘娟,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4,24(9):1308-1313.
[2]刘剑.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 对 其 生 活 质 量 ,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的 影 响 [J]. 微 量 元 素 与 健 康 研究,2024,41(4):81-83.
[3]吴婧梅,谢颖,黄连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症状管理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126-2127.
[4]黄春勇.以聚焦解决模式指导的容量管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20):92-95.
[5]张洪燕.基于护士主导的自我管理结合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心功能的影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4):54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