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蒋冬英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215200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鉴赏美和艺术修养必不可少,其中,音高的学习是最关键的[1]。但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太过笼统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柯尔文手势作为一种源自英国的音乐教学方法,以简单直观的手势动作对应不同音高,将难懂复杂的音高变为简单易懂的视觉和动作信号,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兴趣与参与度
将柯尔文手势与游戏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提升其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手段[2]。因其本身就对游戏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需要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互动性较高的音乐活动,并将其融入柯尔文手势教学中,以此让其在快乐氛围中无意识地进行音高理解。这种教学方式除了可以打破传统音乐课的枯燥性,还能运用游戏性质的竞赛、合作等游戏规则来调动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精神。让学生积极观察、学习、创新,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对柯尔文手势的理解,另一方面还会提升其音乐感受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进而让学生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少版《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小杜鹃音高寻宝”游戏。将教学场地进行“森林”布置,藏匿有全部柯尔文手号的“神秘纸牌”。开始,由教师示范整首歌曲,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小杜鹃欢快的旋律特性。接着由教师解释整堂课的主题音调与对应的柯尔文手号,例如“do”手握拳向下、“mi”手掌平放等,并让学生反复模仿做动作。之后播放伴奏音乐,将全班学生按人数分成多个小组,化身“小杜鹃”,一边歌唱一边用手势演示音调,同时学生在“森林”中寻找相应的手势“神秘纸牌”,寻找到了就大家一起用正确的手势和歌声验证学生的存在感。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欢呼雀跃,专注地观察同伴的手势,倾听旋律的高低起伏,积极学习与创作,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方法中能快速地熟记每条音调的柯尔文手势,在竞技比赛与合作中加强对音调的印象和音乐感性的培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使音乐课轻松愉悦。
二、融入歌唱教学,提升音准与表现力
将柯尔文手势引入歌唱教育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音准感、歌唱表现力,因为在歌唱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音高的把握和音准不稳定的问题。然而,基于柯尔文手势给予学生直接、直观的音高辅助体系,帮助学生建立音高与空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准确控制音高。在歌唱授课中,教师可以边吟唱边做出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学生边模仿,边感受音高的变化,逐步培养内耳听感及音准感。此外,融入柯尔文手势,也使歌唱教育的教学呈现更加多样,使歌唱的过程更具趣味性、生动活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演唱表现及情感表达。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少版《丰收之歌》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接触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没有马上引导学生唱,而是把这歌中含有重点的部分分成几个部分来处理,如“丰收的喜讯到处传”这句,教师可以同时用歌声和手势给学生演示出柯尔文的手势,“丰”
对应的手势在胸口的位置,代表着低一点的声音;“收”的手势向上移动一些,音高随之升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看教师的动作、轻轻跟唱,让音域高低和空隙位置建立起一种直接的感应。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逐渐加快手势变化速度,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整句,锻炼学生的音准稳定性。在全班合唱环节,教师也会用手势来指示音域的高低,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一起积极配合,整个教室声音十分整齐有节奏,并且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
三、渗透创编教学,培养创新与实践力
创编教学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进行原创歌曲或演出的创作与展示。而柯尔文手势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当一种重要帮助,辅助学生呈现自己的音乐思维。学生可以通过手势的变化来探索不同的音高组合和旋律走向,激发自己的音乐思维。同时,柯尔文手势的直观性也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交换新的思想。因此,通过参与创编活动,学生不仅为了将自己学到的音乐原理运用起来,也是在实践创作过程中不断发掘和创造,提升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少版《牧场上的家》教学过程中,歌曲学唱后,教师引导学生以“温馨的家”为主题进行旋律创编。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确定自己想要表现的旋律情绪和走向。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柯尔文手势思维。有些学生用手势指出手指长短的不同代表不同的音高,用手指头的上下浮动象征旋律走向。小组内成员一边用手势比划,一边轻声哼唱,同时互相交流。教师会围绕四周进行巡视,及时针对学生的柯尔文手势和音高对应给予正确引导。当第一次创作完毕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学展示时,学生一边用柯尔文手势呈现旋律走向,一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旋律。其他小组则要细心聆听并对是否配合音阶、是否有美感等问题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利用柯尔文手势准确表达自己心中想表现的音乐情绪,又能在协作交流中共同完善所写的音乐内容,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与操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音乐教学来说,使用柯尔文手势可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能够将音调的抽象知识具象化,解决音准问题,有效提升乐谱学习速度,大大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柯尔文手势技术,结合教科书内容与学生情况进行恰当应用。此外,学校和教育单位也要注意音乐教育教学创新手段的培养和应用,为柯尔文手势等先进的教育手段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
参考文献
[1]汪爱梅.应用柯尔文手势的小学音乐音准训练[J].第二课堂(D),2024,(12):46.
[2]钱佳琦.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 小学生(下旬刊),2024,(1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