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崔利娜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实验小学 467500
引言
数字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既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节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教学内容,又能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提高其学习成效[1]。具体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突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渗透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起具有视觉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特征的学习环境。这有力地促进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奠定基础。
一、智慧教学,情境创设激兴趣
数字化背景下,创设情境化学习课堂是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2]。教师便要在备课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确保知识和生活建立起联系,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授课环节,教师融合图文视听多种媒介载体,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信息,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直观可视的环境中得以呈现,这更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兴趣的调动,确保能够为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教师围绕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授课时,本节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结构和基本特征,备课环节可以整合中小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电子课件等,并从互联网上寻找有着“圆柱”和“圆锥”特征的实物图片,以便在课堂教学时顺利展示。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的动画功能,向学生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利用动画旋转图形使其变换方位,让学生充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图形特征。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利用互动白板亲自动手绘制圆柱和圆锥图形,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帮助他们构建起立体概念,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
二、智能驱动,小组互动增信心
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搭建交互式学习平台,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即时互动功能、协作编辑功能和多元表达渠道,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操作、对比、归纳中建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深度思维。作为设计者和指导者的教师,还要及时干预学生,发现问题给予帮助,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从而保证其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围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展开授课,依托腾讯文档协作平台均衡划分小组,利用平台内的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学生间的实时交流,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节课扇形统计图学习任务为“明确学校食堂一周菜品占比”,让学生小组分工,有的学生负责收集统计数据、有的学生负责整合数据和数据解读、有的学生负责绘画统计图。该平台会将学生协作过程可视化呈现,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同伴的学习轨迹,从而相互启发、及时修改,深化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这种互动化教学形式,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初步的数据处理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数据分析,个性练习促发展
核心素养强调教师关注学生个性表现,促进学生的协同发展。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基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利用教育软件根据学生情况生成个性化练习题,同时供应附加详尽的解答指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师根据平台实施反馈,将了解学生实际问题和个性不足,以此调整教学节奏,聚焦学生薄弱环节展开针对性讲解。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保留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确保数字化教学规范有序开展。
例如,教师围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展开授课,先借助学习管理系统、在线测试和评估工具等,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进度、知识掌握及学习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学习进度以及感兴趣的知识内容,为他们自动推荐适合的习题。比如为基础层学生设计以巩固算理为主的练习、为巩固层学生设计综合应用的练习、为拓展层学生设计拓展探究练习,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而后,教师借助“一起作业”等数字软件,完成作业自动批改、学生学习数据分析,以此识别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和个性化需求,挖掘隐性的思维模式特征,从而生成个性化教学建议,进一步保障教学的精准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和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数学教师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创新,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岳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01):78-79.
[2] 张妍妍. 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数字化教学研究[J]. 数学大世界( 上旬),2023,(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