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样态的实施策略研究
谢小妹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学院附属小学 福建省武夷山市 邮编号码 354300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读思达” 教学样态以阅读为基础、思考为核心、表达为输出,与深度学习所倡导的主动建构知识、发展高阶思维相契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 “读思达” 教学样态有效落地,确保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读思达” 教学样态与深度学习的内在关联
“读思达” 教学样态中的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思考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处理,学生在思考中分析问题、构建知识体系;表达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学生通过表达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而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以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与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阅读为深度学习提供素材,思考是深度学习的核心过程,表达是深度学习成果的体现,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环节,促进 “读思达” 有序衔
1. 精心设计阅读环节,奠定深度学习基础
阅读是 “读思达” 的起点,为确保学生有效阅读,教师需精心挑选阅读材料。材料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 “小数的认识” 时,可选取与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如超市商品价格标签、身高体重数据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知小数。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指引,如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搭建思考阶梯,推动深度思考开展
在思考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搭建思考阶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比如,在教学 “三角形内角和” 时,先让学生测量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并求和,思考发现的规律;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等方法验证规律;最后让学生思考该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问题链,推动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
3.创设表达平台,展现深度学习成果
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表达平台。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开展课堂展示,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表达内容,提升表达能力。
(二)引导课堂互动,激发 “读思达”
1.鼓励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动态。当学生在阅读、思考或表达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当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 “读思达” 的积极性。
2.组织生生互动,促进思维碰撞融合
生生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融合。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探讨思考问题、分享表达成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拓宽思维视野。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小组内成员可以各自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然后共同分析比较,找出最优解法。
(三)构建评价体系,保障 “读思达” 深度
1.实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轨迹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能及时了解学生在 “读思达” 各环节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评价等方式,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思考深度、表达效果等。例如,在阅读环节,记录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在思考环节,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表达环节,评价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障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有效推进。
2.引入多元化评价,全面衡量学习成果
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 “读思达” 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监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后,先让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案例展示
以小学数学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为例,展示基于深度学习的 “读思达” 教学样态实施策略的应用。
在阅读环节,教师提供关于百分数在折扣、税率、利率等方面应用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带着 “百分数在这些场景中是如何计算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 等问题进行阅读。思考环节,教师设计问题链:“一件商品原价 100 元,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元?”“某商店 5 月份的营业额是 5000 元,税率为 5% ,应纳税多少元?”“存入银行 1000 元,年利率为 2.25% ,一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百分数在不同场景中的计算方法。
表达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和补充,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课堂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就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互动,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之间也相互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促进思维的碰撞。
评价环节,结合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应用的知识,还提升了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实现了深度学习。
结束语: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实施策略,通过优化教学环节、引导课堂互动、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举措,能够有效推动 “读思达” 教学样态的落地,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留平.“双减” 政策下,应用 “读思达” 教学法进行化学教学的思考 [J].化学教与学,2022(12):27-29
[2] 陈英.“读思达” 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实践研究 [J].华夏教师,2020(31):46-47
[3] 王广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 "读思达" 教学探析 [J].中小学班主任,2022(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