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的尝试 An attempt to teach pleasantly
汪国军
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杭州310027
[摘要] 愉快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轻松、快乐、高效率的学习。愉快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焕起全体师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本文是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尝试教学活动轻松高效,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愉快教学;教学;线性代数
[Abstr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happy teaching is to study easily, happily and efficiently. Happy teaching is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reate a psychological atmosphere of happy learning, and stimulate the interest and desire of al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paper, in the process of linear algebra teach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easy and efficien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appy teaching.
[Key words] Pleasant te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near algebra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985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实施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和全民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并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的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要勇于探索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压力,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惯性的作用,大部分的大学教育都没有彻底摆脱这样的教育方式。这与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愉快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一、寓教于乐,师生应“亦师亦友”
老师将参与某些学生的活动。比如,在开学的时候,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时间,带着同学们到杭州或者浙江大学去走走,有一种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和归属感,后面的课程就好办多了。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了解他们是否有困难。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心灵上的交流,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
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法
以问题探究式的教学为基础,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加到教学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亲自体验和实践,来解决老师的预设的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学生们尽量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知识的发现,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又可以很好地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实现愉悦教学,就要转变“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方式,用更多的、更有活力、更有弹性的方式来进行。“问题探究”教学法是作者在进行线性代数教学时,总结出来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快乐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和创新方式进行引导,只有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具备了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兴趣,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教学与教学的内容,应“跳出书本,跳出常规”。
老师讲的东西不能死板,也不能教条。要有自己的经验,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作者的授课方法,大家都学到了些什么,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完全解决了,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一步一步来,大部分的理论都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一种被动的教育。老师更多的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分析,从而造就世界级的人才。
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在课堂上,在路上,在餐厅,在公共场合,老师都能说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这样的场景,会让学生很感动,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要了解一些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上课的时候或者下课的时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在仔细地阅读每一份作业,而他们也想要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作业当成一个好学生来对待。
五、一气贯之
像大侦探那样破解学问的奥秘,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许多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的解决。他就像是一名神探,通过一道又一道的难题,解决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在步步递进中体味数学的乐趣。
六、乐教
在备课时,要敢于大胆地进行新的教学,不要一味地重复,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老师每次上课都要出新的东西,不能一套一套地用一辈子。对线性代数进行更多的积累,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要向新的课题发起挑战,既可以避免无聊,也可以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心理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3)
[2]周洪林.中美教育的比较思考──杨振宁话教育(下)[J],全球教育展望,2000(3)
[3]黄正达,李方,温道伟,汪国军.高等代数(上册)[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方,黄正达,温道伟,汪国军.高等代数(下册)[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