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自贸区金融创新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影响
王昕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 天津市 300308
摘要: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对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多种积极影响。包括提高持有者的人民币兑换意愿、完善汇率机制、健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货币职能、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增加跨境资金利用率、降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成本、减少汇率冲击。本文将新疆自贸区作为研究案例,探析影响新疆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因素。提出加强对外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能增加货币选择发言权;借助网络资源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能推动市场贸易由单一走向多元,减少CIPS系统使用障碍;签订RCEP协议,能扩大新疆自贸区对外贸易规模。
关键词:自贸区;金融创新;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认可;货币职能
前言:我国大陆境内最早的自贸区是2013年建成的上海自贸区。早年国内金融市场尚不成熟,监管体系缺失制约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效果,削弱了国外投资者持有、使用人民币的意愿。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序在自贸区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
(一)提高持有者的人民币兑换意愿
全球经济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自贸区作为取消成员国商品贸易数量、海关税的地区,是本国内最容易接触到多个外国国家的地区之一。创新优化自贸区的金融功能,提升物流枢纽和口岸通关效能,对人民币走出中国,走向国际有着积极的作用。跨境资金高效、灵活地使用,是持币者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的前提条件。随着人民币贸易、投资、结算范围的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本外币的自由划转,促进了人民币的跨境投融资,提高了持有者的人民币兑换意愿。
(二)完善汇率机制提高国际认可度
自贸区金融创新提高了人民币结算规模,拓宽了人民币的流入流出渠道,使人民币的功能更加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减少了负面清单出现的概率,营造了更加优秀、稳定、安全的外商投资环境。简政放权制度改变了投资模式,备案制的出现简化了资金的结算流程,提升了结算便利性,使境内外资本跨境投资工作更加顺畅,能更加便捷地参与到证券投融资业务之中。跨境跨业同业存单产品的出现,完善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利率定价机制与货币的市场职能,提高了市场活跃度[1]。
(三)健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货币职能
自贸区的多种金融创新举措有效扩大了资本账户的开放。先行先试制度有助于我国牢牢把握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权,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世界各国人民对人民币认可度的提高,人民币国际规模的增大,能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的回旋余地,降低我国对特定市场的依赖,使我国在国际谈判中更容易获得有利位置。此外,人民币的离岸市场指标也能为我国后续调整、改革、优化境外汇率市场提供更多参考,实现良性循环。
(四)增加跨境资金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中心与国内的在岸市场相比,制度约束更少,更易获得国家的资源、政策倾斜,为国际资本进入国内提供了合法渠道。有需求的人员通过银保业务、银证业务就能顺利地将国外资金与境内相连。更加顺畅、自由的货币使用机制提高了跨境资金的利用效率,缩短了时间、空间、国别、地域带来的金融影响,降低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成本。
(五)检测金融风险减少汇率冲击
自贸区是与国际接轨且位于境内的金融中心,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天然的监控优势,更容易实现资金流的管控。一方面,不管是自贸区还是非自贸区的居民,只要使用人民币用于结算,就意味着境外流通的人民币与我国银行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交集。通过监管跨境流动的人民币,能提前避免成为外汇市场投机者的猎物,维护人民币的信誉。另一方面,自贸区采取“内外分离”监管机制,不仅能监管区内同境一般账户的人民币兑换与资金划转,还能适当隔离离岸资金与在岸资金的往来和渗透,能保证人民币的平稳运行。
二、以新疆自贸区为例探析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因素
新疆自贸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陆上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接壤。2023年新疆自贸区正式开启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交易试水。经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支持,自贸区129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任务超过60项,截止2024年8月,2亿坚戈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已成功在霍尔果斯片区落地。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新疆自贸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汇率波动性、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口产品差异性、中央地方政府发布政策等内容,均是影响新疆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因素。
通常来讲,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越高,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越大,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新疆自贸区进出口贸易额整体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汇率波动性直接影响企业结算货币时的选择。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尽可能规避结算风险,企业更青睐于使用汇率稳定的货币。根据最新发布的市场波动数据,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同比上涨1.13%,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影响尚可。离岸市场主要为从事境外人民币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融通、存放、交易等业务。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境外人民币业务的供给回流流畅度。越是成熟有序的离岸市场所具备的安全性越高,越能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更多的支持。新疆自贸区离岸市场完善度一般,虽然略有增长,但并未进入全球排名top10,难以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发展优势。CPI作为重要经济运行指标,通常与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成反比。出口产品差异性越高,货币选择发言权越重。新疆自贸区出口产品呈现多样化、同质性的特点,可代替性较高,不利于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方面,虽然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结算额与巅峰时期仍有一定差距[2]。
三、新疆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外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新疆自贸区的发展政策应围绕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探索新兴技术,提高区域科技含量,由低端同质化产品向高端品牌转型。只有不断提高出口产品差异性,才能赢得市场认可。例如,政府可为自贸区企业提供税收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向科技类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中期折扣贷款,助力科研发展。
(二)网络资源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自贸区受地理因素限制,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区域流通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CIPS系统出现使用障碍。信息化手段能有效消除空间劣势,相关部门可鼓励企业完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的国内外跨境平台是人民币境外结算的前提条件。企业可在境外建立仓库,打造多样化产业价值链,促进生产链向纵深发展,推动市场贸易由单一走向多元,形成新业态。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变化,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竞争者之一。推进自贸区金融创新,能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结算流程,扩大业务范围、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梁嘉铭.CAFTA视域下广西自贸区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改革进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0):40-48.
[2]俞业夔.大宗商品人民币国际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浙江自贸区为例[J].浙江金融,2022,(06):62-68+37.
作者简介:姓名:王昕 ;性别:女 ; 出生年月:1972.08.04 ;籍贯:北京市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及国际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