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策略

作者

许敏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摘要:文章旨在探究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创新策略。通过对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意义分析,提出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运用于数学教学的一系列途径。同时本研究也对如何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进行了讨论,对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评价进行了评价。另外,本研究也探讨信息技术对家校互动尤其是家庭作业与交流之影响。通过实施上述策略,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而言,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要素。借助互动白板与投影技术可以使教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形象逼真的视觉图像以引起学生注意。如利用动态几何软件让学生直观观察图形变化、了解几何概念形成的动态过程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此外,数学教学软件和应用程序的集成,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这类工具一般都含有游戏化的要素,比如积分、徽章、排行榜等,都能激发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获得成就感。比如通过用编程软件来求解数学问题时,学生既可以体会编程带来的快乐,又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深化数学知识。

就创新教学方法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这一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手段。比如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数学中的复杂问题,这样的协作学习在提升学生社交技能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运用互动白板与投影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互动白板既能使传统黑板教学变为更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又能通过触摸屏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互,一起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互动白板来展示图形的动态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直观地体验图形的旋转、翻转等变换过程,从而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另外投影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老师能够以动画或者视频等方式呈现复杂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深入理解。例如,在教授学生分数的过程中,利用动画来展示分数的划分和组合,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环境。举例来说,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访问数学相关的资源和练习题,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这类平台通常配备了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建议和练习题,进而助力学生更为高效地掌握数学概念。另外,通过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这两种技术,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进行数学实验和探索活动。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未来数学教学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更多元的学习体验。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将数学概念直观地展现出来,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动态图形,交互式模拟以及三维模型可以使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例如几何图形的特征,函数图像中的变化规律等等。如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可让学生实时地观察不同几何图形的结构过程及图形变换后面积、周长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以深化几何概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直观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形成具体操作阶段的数学概念。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与仿真,是创新教学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论运用于实际情境有一个直观的观察,以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属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创建三维模型,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旋转、缩放等操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的属性。

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大于知识。由于知识的有限性,想象力总结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并促进了进步,而且它还是知识进化之源。”信息技术给学生想象空间丰富,借助数学实验、模拟等手段,使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他们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科学精神。

四、评估与反馈: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实时反馈系统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大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利用智能点击器或者移动设备让学生即时答题,教师即时获取反馈数据来理解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这一即时反馈机制既能让教师快速调整教学策略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另外,实时反馈系统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正如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教育不在于把桶装满,而在于把火点起来。”实时反馈系统恰是燃起学生学习激情的那盏火种,以数据驱动教学决策让数学课堂更鲜活、更有效。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已经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形成性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实时反馈系统可以瞬间捕获学生学习进度与理解程度等信息,如借助智能教学平台采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答题数据等,教师能够快速地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性评价是借助信息技术分析模型来评价学生总体学习成果。比如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习轨迹进行分析,就能揭示其学习习惯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外,信息技术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也体现了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理念:“教育不为人生做铺垫,但它是人生本身。”借助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已不只是分数与等级的简单总结,而变成一个能动而连续的过程,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自评,让学习变成主动探索与完善。该评价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五、家校互动:信息技术在家庭作业和沟通中的作用

就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运用并不局限于课堂内部,它还对家庭作业布置和提交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教师能够个性化地布置作业,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理解能力推送出难度与题型各异的数学题目。比如使用智能教育软件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自动推荐与其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练习题来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另外,信息技术平台也给同学们作业提交带来了方便。同学们在家就能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方便地将做完的作业上传到网上,而不用担心遗失或者忘了带纸质作业。这种即时性与便捷性既缩短了老师批改作业所需时间,又能提高回收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家庭作业和沟通方面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教学的效率,还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为高效地分配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同时,家长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融入孩子的学习旅程。这样的交互方式不仅帮助家长迅速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展,同时也加强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中将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为教育创新和进步铺设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华, 李明. 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J]. 教育技术研究, 2018, 36(2): 112-118.

[2] 王丽. 大数据时代下的个性化教学路径设计[D]. 华东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