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刘东东
身份证号:211103198904271729
引言
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从经济层面看,能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环境角度讲,可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从行业层面,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高效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一、节能降耗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
节能降耗对化工行业至关重要。化工生产是能源密集型过程,能源成本占比较大,实施节能降耗能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化工行业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节能降耗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契合绿色发展理念。此外,这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存在的问题
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技术层面,部分节能降耗新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稳定性差、适用范围窄等缺陷,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一些企业因资金有限,无力引进先进节能设备与技术,导致节能效果不佳。管理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消耗的监测、分析与调控能力不足,无法精准定位节能点。此外,行业标准与规范不够健全,对节能降耗技术的评估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市场上的技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专业人才短缺,既懂化工工艺又精通节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了节能降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三、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工艺流程是化工过程节能降耗的关键举措。通过重新审视和改进现有工艺,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与高效转化。例如,以某大型合成氨企业为例,传统工艺中,原料气的净化、合成等环节相对独立,存在能源重复消耗和热量散失问题。该企业经过深入研究,对工艺流程进行大胆创新。在净化环节,采用新型吸附剂和更高效的分离技术,减少了原料气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在合成环节,优化反应条件与催化剂性能,使反应更充分、更迅速,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减少了能源输入。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全面回收利用,将高温废气的热量用于预热原料气,将低温余热用于生活供暖等,实现了能源的多级利用。经过这一系列工艺流程优化,企业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化工行业工艺流程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二)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升级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并升级设备,是化工过程节能降耗的有力手段。先进节能技术能突破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而设备升级则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损耗。例如,以某石化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改造为例。该企业原有装置运行多年,设备老化,能耗较高。为改变这一状况,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的催化裂化技术,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升级。在技术方面,采用新型催化剂和优化的反应工艺,使原料能够更充分地反应,提高了产品收率,减少了因不完全反应而造成的能源浪费。在设备升级上,将老旧的加热炉更换为具有高效燃烧技术和良好保温性能的新型加热炉。新型加热炉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燃烧过程,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了热量散失;同时,其优化的炉体结构增强了保温效果,降低了维持反应温度所需的能量输入。此外,还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改进,能够更高效地回收装置产生的余热,用于预热原料等环节。通过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升级,该石化企业不仅显著降低了催化裂化装置的能源消耗,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化工行业节能降耗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加强余热余压回收与综合利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压,若不加以有效回收和利用,不仅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热污染等不良影响。加强余热余压回收与综合利用,能够将这些看似“废弃”的能源重新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显著降低化工过程的能源消耗。例如,某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就通过加强余热余压回收与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该企业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变换炉、合成塔等设备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工艺气体,这些气体携带了丰富的余热余压。以往,企业只是简单地将这些气体进行降温降压处理后排放,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后来,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余热余压回收系统。对于变换炉出来的高温气体,通过设置余热锅炉,将气体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这些蒸汽被输送到企业的蒸汽管网,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或者为其他生产环节提供热源。对于合成塔出来的高压气体,则采用透平膨胀机进行余压回收,将气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此外,企业还将部分回收的余热用于预热原料气和锅炉给水,减少了加热所需的燃料消耗。通过这一系列的余热余压回收与综合利用措施,该化肥企业不仅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减少了能源采购成本,还减少了废气排放对环境的热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化工行业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结论
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产业,节能降耗迫在眉睫。当前,化工过程节能降耗技术存在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完善、标准不健全、人才短缺等问题。不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如合成氨企业实现能源多级利用;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与升级设备,像石化企业降低催化裂化装置能耗;加强余热余压回收与综合利用,如化肥企业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等优化策略,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推动化工行业向绿色、高效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明, 申庆飞, 司华彬. 化工工艺节能降耗常见技术措施[J]. 化工管理,2022, (17): 35-37.
[2]郭益民. 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J]. 山西化工, 2022, 42 (02):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