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 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江璎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 028300
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深入推进“三新”改革,这场以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变革,正在深刻重塑着高中阶段的教学样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这场改革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三新”改革强调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与新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路径。本文将从“三新”改革的要义解读出发,分析其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进而探讨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一、“三新”改革的内涵及其对政治教学的新要求
“三新”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推动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新课程方案明确了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程标准则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构建起内容标准、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新高考制度则通过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倒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主体框架。
对高中政治教学而言,“三新”改革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强调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处理好教材稳定性与社会发展动态性之间的关系,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倡导采用议题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评价上,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新要求既为政治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标准。
二、基于新教材的政治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新教材是“三新”改革的重要载体,政治教师需要深刻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综合探究活动,强化了实践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当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
一方面,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和重难点。例如,在讲授"经济与社会"模块时,要理解教材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贯穿于各个章节的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政策方针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教学。比如,在讲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时,可以结合基层民主实践案例,让学生感受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种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感染力。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校本化的教学内容。各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都可以成为政治教学的重要素材。通过将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政治教学方法创新
新高考改革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这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是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围绕具有思辨价值的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深化认识。例如,在讲授"文化传承与创新"时,可以设置"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的议题,组织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也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体验和思考。在讲授"法律与生活"相关内容时,可以设计法律案例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方法也值得尝试。这些方法共同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与新高考考查方向高度契合。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支持平台,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四、政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路径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三新”背景下的政治课程评价必须突破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应当受到更多重视,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包括课堂参与、探究活动、实践作业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开展表现性评价等方式,可以全面记录和评估学生的成长轨迹,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在评价内容上,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考查。除了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外,更要关注学生运用政治学科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评价“公共参与”素养时,可以观察学生在模拟政协提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
评价主体也应当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社会等多方评价。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通过撰写学习日志、开展总结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要注重发挥其诊断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结论
“三新”改革为高中政治课程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对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政治教师应当主动作为,深入研究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推动政治课程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通过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构建起与核心素养培育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政治课程必将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光明. “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体系整体构建与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 [J]. 求知导刊, 2023, (30): 11-13.
[2]吴晓敏.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J]. 学周刊, 2013,(33):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