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探讨

作者

李庆利

152326198911225325

摘要:本文聚焦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先阐述成本管理基本概念、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详细介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等创新技术,分析其对提高成本管理效率、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提升成本控制精度等方面的影响。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优化,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技术创新;成本控制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成本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建筑工程高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引入创新技术成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1.1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成本管理围绕工程建设各环节展开,涵盖从项目投标、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所涉及的费用。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效调配和监控,确保工程在预算范围内高质量完成。

1.2 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企业和项目都意义重大。从企业角度看,有效的成本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合理控制成本能增加利润空间,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项目层面,良好的成本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合理投入,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成本管理能辅助项目决策,通过成本分析为施工方案选择、进度调整等提供数据支持,使项目管理更科学高效。

1.3 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成本管理存在诸多弊端。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仅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忽视成本管理,施工人员也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施工中浪费现象频发,如材料随意堆放造成损耗、机械设备空转浪费能源等。成本管理方法落后,过度依赖人工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手段,效率低下且易出错。传统成本管理缺乏全过程管控,各阶段成本管理相互脱节。项目前期策划时成本估算不准确,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不及时,竣工结算时又易出现成本超支难以追溯责任的情况,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技术创新

2.1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技术,它整合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成本信息等。在成本管理中,BIM 技术可实现可视化的成本估算。通过构建三维模型,精确计算工程量,避免传统估算中的漏项和错算,提高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利用 BIM 模型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因设计变更和施工错误导致的成本增加。

2.2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先制作,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技术减少了现场湿作业,缩短了施工周期,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工厂化生产能提高构件的质量和精度,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材料成本。而且,由于施工工期缩短,还能减少设备租赁费用和现场管理费等。

2.3 智能化施工技术

智能化施工技术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塔吊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吊运重量、位置等信息,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和材料损耗,降低成本风险。智能混凝土搅拌设备能精确控制原材料配比,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成本。

2.4 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节能灯具和设备,降低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节约电费支出。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施工降尘、车辆冲洗等,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用水成本。同时,绿色施工技术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机会,间接降低市场开拓成本。

2.5 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技术使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等实现互联互通,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至管理平台。大数据技术则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材料库存,避免材料积压或缺货,优化材料采购计划,降低材料成本。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成本数据,预测成本趋势,提前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技术创新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

3.1 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效率。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例,它将工程各项信息整合于三维模型中,以往繁琐的成本核算工作,通过模型即可快速完成工程量计算,成本数据能实时更新,管理人员可随时获取最新成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手工核算效率低、易出错的状况。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施工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分析,成本管理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减少了人工统计和传递数据的时间,使成本管理更加及时、高效,能够快速响应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

3.2 降低材料成本

在材料成本控制上,技术创新成果显著。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工厂生产构件,标准化作业使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减少了现场施工因切割、搬运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材料库存,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材料需求,避免材料积压占用资金和因缺货导致的停工损失,优化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智能混凝土搅拌设备精确控制原材料配比,减少了材料的过度使用,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3.3 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长,降低人工费用支出。智能化施工技术引入自动化设备,如智能塔吊、智能焊接机器人等,替代部分人工操作,不仅提高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数量。而且,智能化设备能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避免了人工疲劳导致的效率低下和错误操作,从整体上降低人工成本。

3.4 提高成本控制精度

技术创新让成本控制精度大幅提升。BIM 技术通过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因设计变更和施工错误导致成本超支,使成本控制更具前瞻性。大数据分析基于海量历史成本数据,建立成本预测模型,精准预测成本走势,为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智能化施工技术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一旦出现成本偏差,系统能及时预警,管理人员可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实现对成本的精细化管控。

结语

在建筑工程领域,成本管理是关乎企业效益与项目成败的关键。从传统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到如今借助建筑信息模型、预制装配式建筑等创新技术实现成本管控的优化,技术创新在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各类成本及提高控制精度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将迈向更高水平,助力建筑行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打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建筑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昳静,李颖,钱亮亮,等.区块链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J].当代会计,2020,(14):21-22.

[2]李璟娜.作业成本法在技术创新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