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探讨
于志强
150404198510100615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国内外建筑工程及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着重阐述了智能建筑技术在安防、楼宇自控和智能家居系统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进一步应用的策略与建议,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推动产业发展等,以期为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建筑工程;应用现状;具体应用;应用策略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建筑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领域,正逐渐改变着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方式。智能建筑技术通过整合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建筑物赋予了“智慧”,使其能够实现更加高效、节能、安全和舒适的功能。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内外,许多大型建筑项目和示范工程充分展示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巨大潜力,不仅提升了建筑的品质和价值,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加优化的室内环境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一、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1 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概况
在国外,智能建筑技术起步较早,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实力,在智能建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大量商业建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监控,节能效果显著;新加坡的智能建筑项目则高度集成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用于优化城市建筑的能源管理与运营维护。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呈爆发式增长。
1.2 智能建筑技术在不同类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商业建筑中,智能建筑技术主要用于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如大型商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分析顾客行为数据,调整商品陈列与促销策略;智能照明与空调系统依据室内人员密度自动调节,降低能耗。在住宅建筑方面,智能家居系统备受青睐,居民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门窗等设备,打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公共建筑领域,如医院借助智能建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学校利用智能教室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互动教学。
1.3 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广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技术层面,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与系统兼容性差,导致信息孤岛现象频发,难以实现整体协同运作。数据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智能建筑系统收集大量用户数据,面临黑客攻击与数据泄露风险。经济方面,智能建筑建设成本高昂,包括设备采购、系统集成与后期维护费用,这限制了其在中低端建筑项目中的推广。人员层面,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对智能建筑技术理解与掌握不足,在设计、施工与运维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二、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智能安防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安防技术为建筑工程筑牢安全防线。在建筑入口处,人脸识别系统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准确识别人员身份,比对数据库信息,实现门禁的自动化管理,有效阻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高清监控摄像头搭载智能图像分析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如徘徊、奔跑、打斗等,一旦触发警报,安保人员可及时响应处理。周界防范系统采用红外感应、电子围栏等技术,对建筑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防止非法入侵。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建筑安全性,减少人力巡逻成本,保障建筑内人员和财产安全,尤其适用于写字楼、住宅小区、金融机构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场所。
2.2 智能楼宇自控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楼宇自控技术让建筑设备实现智能化运行。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系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调节空调、通风、照明等设备运行状态。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空调自动开启制冷模式;光照充足时,智能照明系统自动调暗灯光亮度。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电梯群控系统利用智能算法,合理分配电梯运行任务,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2.3 智能家居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为住宅建筑带来全新生活体验。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或智能语音助手远程控制家中设备,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提前开启空调调节室温,打开热水器准备热水。家中安装的智能门锁支持指纹、密码、人脸识别等多种开锁方式,方便快捷且安全可靠。智能窗帘能根据预设时间或光线变化自动开合,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线环境。智能家居系统还具备场景联动功能,如回家模式下,自动打开灯光、窗帘,播放舒缓音乐,睡眠模式下,关闭电器、调暗灯光、调节空调温度。
三、促进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策略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大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研发更高效的传感器,提升数据采集的精准度与稳定性,以优化智能安防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的数据感知能力。着力解决不同智能设备与系统间的兼容性难题,通过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设备与系统的无缝对接。如建立通用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标准,让不同品牌的家电、安防设备等能协同工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2 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
健全的标准和规范体系是智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制定涵盖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流程的标准规范。在设计标准中,明确不同类型建筑的智能化配置要求,如写字楼应具备的智能安防等级、住宅的智能家居基本功能等。施工标准则规定智能设备安装工艺、线路铺设规范等,保障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设定严格的检测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智能建筑项目才能交付使用。
3.3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关键支撑。高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开设智能建筑相关专业课程,如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等,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企业内部定期组织员工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内容涵盖最新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案例、设备操作与维护技巧等。
3.4 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为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提供广阔空间。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智能建筑产业,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降低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建筑产品与技术研发投入。搭建产业交流平台,组织智能建筑企业、科研机构、建筑开发商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智能建筑产业生态,推动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结语
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提升空间。国内外虽发展态势各异,且不同类型建筑工程应用各有侧重,均存在一些问题。在具体应用方面,安防、楼宇自控和智能家居系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标准规范,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以充分发挥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郎艳.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12):96-98.
[2]谢嫦娥.建筑工程中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2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