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孙艳平
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 064000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需要遵循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双重导向,既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又要符合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实践中存在的任务设计碎片化、实施过程形式化等问题,亟待通过科学的建构逻辑和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予以解决,以真正发挥任务群在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关联
核心素养与语文学习任务群在理论层面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关联,二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核心素养强调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提供了目标导向。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了实践路径。理论上看,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与学习任务群的六大类型存在对应关系:语言运用素养对应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思维发展素养对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文化传承素养对应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种关联性体现了从素养目标到课程实施的一体化设计思路,使语文学习摆脱了知识碎片化的困境,转向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任务群通过主题统领、任务驱动的组织形式,为核心素养的整合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二、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一)教师专业能力与任务群要求不匹配
当前语文教师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时面临专业能力不足的困境,传统教学理念与任务群要求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多数教师缺乏设计真实情境任务的经验,难以把握任务群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对于思辨性阅读等新型教学形态,教师普遍存在指导策略缺失的问题。专业发展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未能针对任务群实施中的具体难点开展有效训练。这种能力断层导致任务群实施停留于表面形式,难以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层目标。
(二)课程资源与评价体系支撑不足
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缺乏配套的课程资源体系支撑,现有教材编排仍以单篇课文为主,难以满足任务群的整体性需求。学校图书馆资源更新缓慢,跨学科学习所需的多元文本获取困难。更突出的是评价体系改革滞后,传统纸笔测试仍占主导地位,无法有效评估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获得的核心素养发展。过程性评价工具匮乏,教师难以追踪学生在复杂任务中的能力成长轨迹。这种资源与评价的缺位严重制约了任务群的实施效果。
(三)区域差异与实施条件不均衡
不同地区学校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时面临严重的条件不均衡问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配置差距显著。部分学校班级规模过大,难以开展任务群所需的小组合作学习。硬件设施不足导致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受限,影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家长教育理念差异也造成阻力,部分家庭更关注应试成绩而非素养培养。这种区域差异使得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一)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的内在逻辑关联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建构,首先需要厘清素养目标与任务设计之间的内在逻辑。语言运用素养对应着基础型任务群,通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培养学生的语感与表达规范。思维发展素养指向发展型任务群,借助思辨性阅读与写作训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文化传承素养则依托拓展型任务群,通过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深化文化理解。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匹配,而是多维交织的立体网络,每个任务群都需兼顾多种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任务群设计的主题统整原则
学习任务群的建构需要遵循主题统整的设计原则,以生活化主题串联起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应当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同时具备适度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探究兴趣。在主题框架下,整合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学习活动,形成具有内在关联的任务链条。主题的延展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设计进阶性学习任务。同时要注重主题的文化内涵,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文化传承目标。
(三)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适切性
真实而适切的情境创设是任务群有效实施的关键保障,需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情境。情境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探究欲望,同时又要经过教育学的加工改造。问题情境应当具有适度的复杂性,既不能过于简单而失去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复杂导致挫败感。在情境设计中要预留学生自主建构的空间,避免过度预设而限制思维发展。不同任务群需要匹配不同类型的情境,如思辨性任务群适合设计两难情境,而跨学科任务群则需要整合多领域情境要素。
(四)学习资源的系统化建设
支持任务群实施的资源系统需要突破传统教材局限,构建多模态、多层次的资源体系。基础资源要确保语言文字积累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规范的语言范例。拓展资源应当涵盖不同文体、不同时期的优秀文本,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特别要注重跨学科资源的整合,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科学、历史等多领域材料。数字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交互性,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资源建设还要考虑差异化需求,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材料。这种立体化的资源体系是任务群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五)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任务群实施需要配套的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要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表现,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等方式追踪发展轨迹。表现性评价要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评估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要体现核心素养的维度,既关注学习成果也重视思维过程。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机制。评价结果的使用要注重发展性功能,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素养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掌握。评价改革是推动任务群深度实施的重要杠杆。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任务群的整体性设计,完善基于真实语用的实践活动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通过持续优化任务群的建构逻辑与实施策略,将有力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根本转变,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龙.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1):40-42.
[2]刘玮.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部编版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4.
[3]张雪.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延安大学,2024.
[4]杨慧敏.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24.
[5]李语婷.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
4.
(课题名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4XK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