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麻醉必须知道的几点
付立坤
迁西县人民医院
当下,舒适化医疗理念已广泛被大众接受,无痛胃肠镜也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成为消化道疾病筛查领域当之无愧的“黄金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借助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注入短效麻醉药,像临床上常用的丙泊酚就是“常客”。药物起效迅速,患者很快便会如坠入甜美的梦乡,在毫无痛苦、没有任何记忆的状态下,轻松完成整个检查流程。不过,可千万别把麻醉简单地理解为“打一针就睡”。事实上,麻醉的安全性与多个关键环节紧密相连。术前,患者要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循禁食禁水等要求;术中,麻醉医生要全程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剂量;术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观察恢复情况。只有每个步骤都规范执行,才能全方位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麻醉前:细节决定安全
(一)严格禁食禁水,避免致命风险
在做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麻醉药物会发挥作用,让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像咳嗽、吞咽这些反应被抑制住。要是检查前胃里还留着食物或者液体,在麻醉状态下,这些东西就可能反流到咽喉部位,然后误吸入肺部,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这种肺炎很危险,死亡率高达 30% ,所以千万不能小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检查前的禁食禁水时间一定要严格遵守。检查前 8 小时,固体食物都不能吃,像粥、牛奶这类半流质食物也算在内;前2 小时连水都不能喝,要是觉得口干,可以漱漱口,但千万别把水咽下去。特殊人群也有特殊要求。糖尿病患者要随身带着糖块,以防检查过程中出现低血糖;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早上起来,可以用少量水把药服下。曾经就有惨痛教训,2024 年,某三甲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他隐瞒了自己吃早餐的情况,结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生了反流误吸。虽然经过紧急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肺部感染的治疗却花了整整两周时间,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检查前的各项要求。
(二)全面评估禁忌症,规避高风险操作
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前,有些情况得谨慎评估或者直接暂缓检查。要是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像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没控制好、心力衰竭,还有严重的呼吸衰竭,这类患者身体状况差,检查风险大,得先好好治疗、稳定病情再说。代谢紊乱也不容忽视,比如出现低血糖,或者因长期腹泻导致电解质失衡且没有纠正,都可能影响检查过程和身体恢复。药物方面也有讲究,要是长期吃抗凝药,像阿司匹林、华法林,得提前 5 - 7 天停药,不然检查时做活检容易出血不止;镇痛药、抗抑郁药可能会干扰麻醉药代谢,所以得提前跟医生说明。另外,特殊生理状态的人群也要注意,孕妇通常不建议做这个检查,过度肥胖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检查时风险较高,也得谨慎对待。
(三)肠道准备:清洁度影响检查质量
做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可是关键一步,得提前服用泻药,像常用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目的就是让肠道干干净净,没有残留物。要是肠道清洁不彻底,那些残留的粪便可能会把病变部位遮住,让医生难以发现,而且检查时操作难度增加,还可能提高肠道穿孔的风险,所以一定要重视肠道准备。在饮食方面也得做出调整。检查前 3 天,要避开粗纤维食物,比如芹菜、金针菇这类,它们不好消化,容易留在肠道里;带籽的水果,像火龙果、猕猴桃也先别吃。前1 天,红色食物,如西瓜、番茄,还有辛辣油腻的食品都不能碰,红色食物可能会影响医生对肠道情况的判断。那怎么判断肠道清没清干净呢?有个标准,就是排出的东西得是无渣的淡黄色液体。要是排出的液体里还有固体残渣,那就说明肠道清洁还不够,得按照医生要求追加服用泻药,直到达到清肠标准。
二、麻醉中:专业监护是核心
(一) 麻醉方式:静脉注射短效药
在做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麻醉医生会通过患者手臂静脉,将丙泊酚等药物缓缓注入体内。大约 30 秒后,患者就会进入浅睡眠状态,全程不会有痛苦和记忆。这些药物代谢速度很快,1 - 2 小时就能完全排出体外,所以检查结束 5-10 分钟,患者就能自然苏醒。和传统胃肠镜比起来,无痛胃肠镜优势明显,它能让患者免受恶心、腹胀等不适的折磨,医生操作时也更精准,能大大提高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不过,大家对无痛胃肠镜麻醉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人担心“麻醉会变傻”,其实研究已经证实,无痛胃肠镜使用的麻醉剂量,不会对大脑产生长期影响,老人和儿童都能安全使用。还有人觉得“酒精不影响麻醉”,这是不对的,酒精可能会干扰药物代谢,增加风险,所以检查前24 小时一定要禁酒。
(二)全程生命体征监测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紧盯各种监测设备,实时查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一旦发现指标出现异常,比如血氧饱和度下降,医生会迅速行动,马上调整麻醉深度,或者给患者辅助呼吸,避免危险发生。就像 2024 年某医院,一位老年患者在做无痛肠镜时,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医生及时处理,让患者转危为安,后续还查出患者患有隐匿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麻醉后:恢复期管理不可忽视
(一)留观与活动限制
在做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留院观察可是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院里安心待上1-2 小时。这是因为麻醉药物不会瞬间完全代谢掉,得等患者彻底清醒,并且心跳、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都稳定正常了,才能放心离开医院。在这之后的24 小时内,有些事儿可千万不能做。像驾车、高空作业这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活动,都得暂时搁置。还有签署重要文件,也最好等过了这 24 小时。因为麻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影响人的判断力,让人反应变慢、思考不清晰。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案例,2024 年,有一位患者做完检查后,觉得自己挺清醒的,没听医生劝告,自行驾车回家。结果在路上,因为反应迟钝,没能及时避开前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好在当时车速不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术后留观和禁忌行为。
(二)饮食与活动指导
做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进食可得讲究原则。要是检查时没取活检,那术后2 小时就可以先试着少量喝点水,要是喝完没啥不舒服的感觉,再慢慢过渡到吃清流质食物,像米汤就很合适,之后再吃半流质食物,比如粥、面条这类好消化的。要是检查中取了活检或者做了其他治疗,那就得严格听医生的话,禁食水的时间要更长些,通常得 4 - 6小时,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出现呛咳或者出血的情况。另外,检查过程中为了能看清肠道,会往肠道里注入气体,术后很多人会觉得肚子胀。这时候别担心,可以通过散散步、轻轻揉揉肚子来促进排气。同时,像豆类、碳酸饮料这类容易产气的食物,就先别吃了,不然肚子会更胀得难受。
(三)异常症状警惕
做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身体要是有这些状况,可千万别拖着,得赶紧去医院。要是感觉肚子一直疼,而且疼得还挺厉害,这可不是小事,有可能是肠道穿孔了,或者肠道发生了感染,这两种情况都挺危险,得让医生赶紧处理。要是出现呕血,或者大便颜色发黑像柏油一样,这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了,出血量大的话会有生命危险,必须尽快就医。另外,要是感觉呼吸不顺畅,胸口还疼,这得警惕是不是出现了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肺栓塞可是会危及生命的,所以一旦有呼吸困难、胸痛这些症状,别犹豫,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四、结束语
无痛胃肠镜麻醉堪称医学进步的一个生动写照,它把以往让人备受煎熬的疾病筛查,变成了“安睡一刻钟”的轻松体验,患者睡一觉检查就完成了。不过,这份便捷与安全,离不开患者和医生的携手配合。患者术前要严格按要求禁食,如实向医生讲清病史;术中要充分信任医生的专业监护;术后也得乖乖遵守恢复指南。可以说,一次安全顺利的无痛胃肠镜检查,七分靠患者做好前期准备,三分靠医生规范操作,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