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卫浩然
昆明玄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5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出行安全。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沉降段容易出现路基路面沉降、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旨在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脉络”,承担着交通、物流等重要功能。优质的市政道路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更能切实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然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因地质差异、车辆荷载变化等因素,使沉降段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坑洼,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增加后期维护成本。文章本文将深入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剖析其要点与难点。
一、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1.地质条件因素
不同的地质类型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例如在软土地基区域,软土本身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特点。当在其上修筑道路时,软土难以承受路基路面的重量以及车辆荷载等外力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压缩变形。而且,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较为缓慢,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软土会持续发生沉降。此外,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降低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使路基的稳定性变差,从而导致沉降;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可能会引起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导致地基土压缩,进而引发路基路面沉降。
2.施工工艺因素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如果压实度不足,路基土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路基土会进一步压实,从而产生沉降。比如,压实机械的选择不当、压实遍数不够、压实顺序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压实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另外,排水系统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道路施工中若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地表水和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路基范围,会使路基土处于饱和状态,降低其承载能力,引发沉降[1]。而且积水还可能侵蚀路基边坡,导致边坡失稳,会进一步影响路基路面的整体稳定性,促使沉降问题的产生。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在市政道路沉降段施工中,首先要精准分析地基的地质状况,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对于软土地基,常采用换填法,将软土挖除,换填强度高、压缩性低的材料,如砂石、灰土等,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强夯法也是常用手段,利用重锤的冲击力,使地基土密实,减少孔隙率,增强地基的稳定性[2]。排水固结法同样重要,通过设置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排水通道,加速地基土中水分的排出,促使地基土固结沉降,有效降低后期道路的沉降量。
2.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在路面结构层的选择上需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功能、交通流量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严格把控沥青的质量和配合比,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摊铺过程中要控制好摊铺温度和速度,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振捣过程要均匀、充分,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同时合理设置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路面开裂,保障路面的正常使用性能。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精细规划与准备
面深入审核施工图纸并做好技术交底。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前,应组织具备丰富道路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等专业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审核[3]。不仅要仔细核对各部分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如路基宽度、路面厚度、排水设施的规格等,还要检查不同图纸之间的一致性,像平面图与剖面图、结构设计图与排水设计图等是否存在矛盾。同时对设计中针对沉降段的特殊处理措施,要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例如,当发现图纸中沉降段路基的填料类型与实际地质条件可能不匹配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完成图纸审核后要对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风险等内容,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明白。
科学细致勘察地质并合理选用施工材料。在施工前,需委托专业的地质勘察团队,运用钻探、物探等多种勘察手段,对沉降段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勘察。详细了解地层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比如,若勘察发现沉降段存在软土地基,就需要根据软土的特性和厚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同时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要严格把控质量。对于路基填筑材料,应优先选择强度高、压缩性低、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如级配良好的砂石、砾石等。在采购材料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从源头上保障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严格质量管控
严格执行工序检验与验收制度。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序检验与验收制度,每完成一道关键工序,如路基的分层填筑、路面基层的铺设等,都要由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细致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尺寸偏差、压实度、平整度、材料质量等方面,只有当该工序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例如,在路基填筑工序中,每填筑一层都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环刀法或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若压实度不达标,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增加压实遍数、调整压实机械参数或更换填筑材料等措施进行整改,直至检验合格。
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施工参数。施工过程中要对关键施工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在路面摊铺作业时,要实时监测摊铺机的行驶速度、摊铺厚度、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等参数,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将数据实时反馈到控制中心。若发现摊铺厚度出现偏差,应立即调整摊铺机的熨平板高度;若沥青混合料温度过低,影响摊铺和压实质量,要及时调整加热设备或加快摊铺速度。又如在路基压实过程中,利用压实度检测仪实时监测压实度,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压实机械,合理调整压实遍数和压实速度,确保路基压实质量均匀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3.重视排水系统施工质量
科学设计与精准施工地面排水设施。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应依据道路的地形地势、汇水面积以及降雨情况等因素,合理规划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的走向与尺寸[5]。边沟要设置在路基边缘,其断面尺寸需满足最大流量的排水需求;截水沟应设置在山坡地段,拦截山坡上的地表水,防止其流入路基范围。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准施工。比如在挖掘边沟时,要保证沟底和沟壁的平整度,控制好坡度,使排水流畅。对于采用混凝土浇筑的边沟,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裂缝和渗漏。若在施工中发现原设计的排水设施位置不合理,应及时调整,确保地面水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路基范围。
合理布置与规范安装地下排水设施。要根据地下水位、土质情况等,确定盲沟、渗沟、排水管道等地下排水设施的位置和数量,盲沟应设置在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区域,通过填充透水性材料,引导地下水流动。渗沟则可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其结构要满足排水和反滤的要求。在安装地下排水设施时要严格遵守规范,例如,在铺设排水管道时,要保证管道的接口严密,避免漏水。对于盲沟和渗沟内的填充材料,要选择级配良好、透水性强的材料,如碎石、砾石等,并按照规定的层次和厚度进行填充。同时,要在排水设施的周围设置反滤层,防止土壤颗粒进入排水通道,影响排水效果。
4.强化沉降观测与数据分析
科学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在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应根据沉降段的长度、地质条件以及道路结构等因素,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一般来说,在路基和路面的关键部位,如沉降缝两侧、填挖交界处等,都应设置观测点,同时观测点的设置要保证其稳固性和代表性[6]。例如在路基施工时,可在每层填筑完成后按照一定间距在路基中心和两侧边缘设置观测点,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作为观测点的基础,将观测标固定在桩顶,观测点的高程测量要使用高精度的水准仪,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与深入数据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进度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明确观测周期。一般在路基填筑期间观测频率可适当增加,如每天或每两天观测一次;在路面施工及养护阶段,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如每周或每两周观测一次。每次观测时要认真记录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获取观测数据后要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沉降时间曲线、对比不同观测点的沉降量等方法,分析沉降的发展趋势和不均匀性。例如,当发现某一观测点的沉降量突然增大或沉降速率异常时,要及时分析原因,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结语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道路的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施工及排水系统等环节的技术应用,是保障沉降段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施工前的精细规划、施工中的严格管控等,为施工质量提供了坚实支撑。强化沉降观测与数据分析能及时掌握道路沉降情况,以便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应持续探索更先进、更有效的施工技术,提升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水平,打造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
参考文献
[1]高海燕.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镇建设,2023(2):177-179.
[2]汪元庆.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7(8):138-140.
[3]孟令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进展,2024(1):98-100.
[4]张大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 2023,21(6):157-159.
[5]明驰,邓黎云.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浅析[J].门窗,2024(12):190-192.
[6]黎贵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