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贝银银
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 213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音乐作为艺术类科目,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旋律与节奏的美妙世界,更在塑造其个人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深入挖掘音乐的内涵,更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置每一堂课,让音乐教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孩子们在音乐的道路上勇敢追梦,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使音乐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基于此,下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者带来不同灵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应当超越单纯的音乐技能传授,转而聚焦于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强化以及创新思维的激发等关键素养培育。然而,传统小学音乐授课模式往往侧重于技能与知识的机械化传授,忽视了对同学们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培育,同时教学内容显得单一且缺乏多样性,未能给予同学们足够的实践体验与情感共鸣的机会。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主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并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继而确保音乐教学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升综合素养的方向转型,保障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在音乐艺术熏陶下实现更好地进步。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意义
音乐核心素养,作为个体在音乐领域所展现的基本能力与素养的集合,涵盖了音乐感知力、音乐表达技能以及音乐创作潜能等多个维度,其超越了对音乐表面的浅显认知,深入触及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与理解,体现为一种集感知、解析与表达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音乐核心素养,不仅在于让个体在音乐欣赏与实践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与满足,继而提升其审美鉴赏力,还需要推动其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针对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这一素养的培育,将会引领学生深入探索音乐艺术的内在魅力,形成一种集感知敏锐、理解深刻、表达自如于一体的能力。这样,通过系统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则可以使其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享受,同时这一过程也为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习及人生道路上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具有显著裨益。音乐学习实质上是一个多维度素养构建的过程,比如在音乐的殿堂里,小学生会投身于乐器演奏的训练、合唱的排练以及音乐作品的原创等,以此精进其音乐技艺与实践能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对策
1.设置课堂活动,强化核心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全面覆盖了学生在音乐演唱、乐器演奏以及原创音乐创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这一关键阶段,尤为注重对学生表现力的强化培育。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便是“实践应用”。就像磨刀石之于刀刃,音乐实践活动正是强化学生音乐素养的宝贵工具。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得以在真实情境中不断锻炼,从而精准而富有情感地运用音乐这门独特的语言,去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与体验。据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单要致力于提升教学讲解的深度,还需积极策划并设置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为班级同学搭建广阔舞台,使之能在亲身参与中持续锤炼与提升自身音乐表现力[1]。例如,教授《儿童在游戏》这一课期间,则可以构建“音乐运动会”的活动场景,首先教师说道:“亲爱的同学们,小浪花中队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现在,让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开幕式,迎接小运动员们的荣耀入场!”随后,为了深化大家的体验,教师将同学们分为三支小队,在此过程中,播放音乐——《巡逻兵进行曲》,引领同学们跟随旋律,依次以精神抖擞的姿态步入会场,随着激昂的进行曲,大家展现出了非凡的精神面貌。这样通过亲身实践深刻感知进行曲的特有风格,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充分体验四二拍音乐的恒拍感,为歌曲学唱做准备,同时感受二拍子的进行曲式风格。接下来,教师引领学生安静就座,并简要介绍曲目特色。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但为后续的歌曲学习创建了良好的节奏基础,更会让小学生沉浸在二拍子进行曲的雄壮氛围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独特魅力并促进自身的实践能力。
2.加强课堂互动,促进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需积极激励并引领同学们主动投身音乐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助于拓宽孩子们的音乐视野,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持续锻炼和提升音乐实践能力,从而更加自信、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最终促进其音乐素养的全面形成。另外,在小学阶段,作为人生成长的基石时期,还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务必激发同学们的学习自主性,通过专业知识的精准运用与专业技能的充分发挥,为同学们铺设一条通往音乐殿堂的坦途[2]。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融合多种资源,主动加强课堂互动,以此打破传统“讲一听一范一跟”的授课模式,开创一种更为生动、高效的课堂互动模式。这一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和谐互动,采用直观生动的手段与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旨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其音乐感知力,引领他们领略音乐的无限魅力,继而促进其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儿童在游戏》是一曲旋律明快且洋溢着童真乐趣的儿童歌谣,采用四二拍与大调式架构,歌曲结构由四个乐句精妙编织而成。前两乐句旋律与节奏和谐统一,后两乐句则在保持节奏一致的基础上,旋律略施巧变,增添了几分新鲜感。此曲以十分纯真、贴近儿童的内心需求,生动描绘出孩子们沉浸于各式游戏之中的欢愉情绪与稚气未脱的形象。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其特性鲜明,好奇心旺盛,模仿能力强,性格活泼且注意力易分散。
3.进行音乐实践,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促进音乐实践能力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着重于强化小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通过实施扎实的基础技能训练,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内化音乐知识,塑造出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乐器教学,如钢琴、笛箫、鼓点等,作为促进同学们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使之取得进步[4]。例如,在学习《儿童在游戏》这一课时,小学音乐教师的授课目标不应当只是设定为单纯的旋律讲解,而是致力于通过情景模拟、即兴演奏、音乐重构等多元化教学举措,引领同学们深入探索曲目的节奏韵律、音阶变化及时间结构等核心要素,以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力与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任务,这不但要求同学们扎实掌握乐理知识,还强调对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品位的全面培育与提升。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广泛传授音乐基础知识与常识,同时还应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同学们的核心素养,打破既有框架,确保其音乐素养的持续进步与飞跃,使音乐教学成为小学生全面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参考文献:
[1]朱红霞.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优质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42-144.
[2]朱霞炜.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分析[J].求知导刊,2023,(35):119-121.
[3]刘亚燕.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23):222-224.
[4]邱宇欢.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教育(海南),2023,(S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