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
吴倩倩
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引言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应对复杂信息时代的重要素养,而英语阅读教学为其培养提供了适宜载体。当前,部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停留在信息获取层面,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注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打破传统模式,通过科学路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性判断,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聚焦这一问题,构建相关实践框架,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与英语阅读水平协同发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内在关联
1.1 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能力构成中的核心地位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阅读能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阅读能力不仅包括对文本信息的识别与记忆,更需要对信息的真实性、逻辑性进行判断。在理解复杂文本时,学生需通过分析作者观点的依据、辨别论证过程的合理性,才能真正把握文本内涵。缺乏批判性思维,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理解,无法应对具有争议性或多维度视角的阅读材料,因此批判性思维是衡量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1.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实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能帮助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学会筛选与辨别,避免盲目接受观点。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在表达个人见解时更具条理性和说服力。此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1.3 英语阅读文本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适配性特征
英语阅读文本的多样性为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了天然条件。不同体裁的文本,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都蕴含着可供分析的观点、论据和结构。议论文中对立的观点能引发学生的辨析兴趣;说明文中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促使学生思考其客观性;记叙文中人物的行为选择能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也让学生有机会将文本观点与实际经验对比,从而锻炼批判性思维。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
2.1 基于文本解读的批判性问题设计
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可设计具有批判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针对作者观点,提出 “作者为何持有这一观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等问题,促使学生审视观点的合理性,比如在阅读关于环保政策的文本时,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忽略了政策执行中的现实困难。围绕文本结构,询问 “文章的论证顺序是否合理?有没有可以补充的论证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逻辑严密性,例如探讨议论文中先摆论据后亮观点与先亮观点后摆论据的效果差异。对于文本中的隐含信息,设计 “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图可能是什么?” 之类的问题,结合文本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身份进行推测,推动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避免表面化理解,让学生在提问与解答中形成主动辨析的习惯。
2.2 围绕观点辨析的阅读活动形式创新
创新阅读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观点辨析的平台。组织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文本中的争议性话题分立场展开辩论,如阅读关于科技发展利弊的文章后,围绕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 展开辩论,在阐述和反驳中明确观点的利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文本角色,如在新闻报道类文本中分别扮演记者、事件当事人和旁观者,从各自角度表达对事件的看法,理解多元视角的存在。进行文本改写练习,鼓励学生在尊重原文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表达观点,比如将议论文改写为书信体,通过对比体会论证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
2.3 结合生活实际的阅读反思任务布置
布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阅读反思任务,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迁移。让学生结合阅读文本中的观点,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比如阅读关于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 的文章后, 回想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思考观点在现实中的适用性。要求学生将文本信息与 会现象联系,如将关于 “垃圾分类” 的英文报道与本地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对比,分析文本观点对解 现象的帮助与局限。安排学生撰写阅读评论,不仅总结文本内容,更要表达自己的质疑与认同,并说明理由,比如对文本中 “成功定义” 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并举例支撑,使批判性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实现从文本到现实的思维迁移。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支持
3.1 教师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能力提升
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批判性思维教学培训,学习相关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如何设计有效 问和活 环节,让教师现场设计问题并接受点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 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不愿主动质疑时的引导技巧。 书籍,拓宽教 路,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深入分析文本,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质疑,提前准备引导方向,还可建立教师互助小组,定期交流备课心得,提高应对能力,确保教师能从容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3.2 适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适宜的教学资源对批判性思维培养至关重要。教材编写者可选取更多具有争议性、多视角的阅读材料,如包含不同立场的评论文章、带有文化差异的叙事文本,为教学提供素材。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从报刊、网站等渠道搜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章,如关于校园生活、科技产品使用的英文报道,补充到教学中。学校可建立资源库,整理不同主题、体裁的文本及配套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活动设计,按难度分级分类,方便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取用。
3.3 兼顾过程与结果的批判性思维评价方式构建
构建科学的评价方式能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持续推进。在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最终的阅读成果,如观点表达的准确性,也要重视其思考过程,如分析问题的步骤和依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设置弹性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极性。
四、结论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二者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通过合理设计问题、创新活动形式、布置实践任务等路径,结合教师能力提升、资源开发和评价方式优化等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未来教学中,需不断探索更贴合学生实际的方法,让批判性思维真正融入阅读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涂金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学苑教育,2025,(17):46-48.
[2]凤蝶.基于5E 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25.
[3]严鑫.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25,(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