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政工工作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探索

作者

张恒瑞

中交二公局CZXZZQ-5标项目经理部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

引言

在新时代,政工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档案管理作为政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政工工作的整体水平。政工档案记录了人员的政治表现、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重要信息,是单位进行人事决策、人员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政工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探索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政工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政工档案是人员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和历史意义。从人员管理角度看,通过对政工档案的查阅与分析,单位能够系统掌握员工的政治立场、思想动态、道德品质以及工作实绩,为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和晋升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组织运行角度看,规范的档案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记录缺失引发的管理混乱,保障人事决策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完整、准确的政工档案还能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减少重复核实信息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从历史传承角度看,政工档案记录了单位的发展历程和员工的成长轨迹,是研究组织沿革、队伍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演变的重要资料,具有长期保存和利用价值。因此,加强政工档案管理不仅是提升政工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单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二、当前政工工作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单位对政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档案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领导片面强调业务绩效,忽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日常记录不规范;单位整体缺乏对档案管理必要性的宣传与引导,导致资源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专业人员短缺,使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单位未建立完善的政工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在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关键环节缺乏统一标准与操作流程。收集环节缺乏系统性,易出现材料遗漏;整理环节分类不清,影响后期查阅效率;保管环节缺乏安全措施,存在档案损毁或泄密风险;利用环节权限不明,易造成信息滥用或流失。

(三)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然而,部分单位的政工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建设滞后,档案的检索、查询和共享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目前,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了解不够,难以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的要求。

三、新时代政工工作中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策略

(一)强化管理意识

单位领导要提高对政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责任分工。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保障资金、设备和人员配备,改善档案管理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全员档案意识,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档案在政工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全员参与、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政工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首先,应细化档案管理各环节流程,明确档案收集范围、整理标准、保管期限及利用权限。其次,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档案管理职责落实到人,确保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人负责。再次,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档案工作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同时,应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管理规范,提升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长效运行。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政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从系统搭建、功能完善、安全保障三方面入手。首先,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覆盖档案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统一管理。其次,优化系统功能模块,支持快速检索、智能分类和在线调阅,提升档案利用效率。最后,强化信息安全防护,建立权限分级、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机制,防范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档案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

(四)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应从培训体系、知识更新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入手,系统提升人员素质。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掌握档案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开展档案整理、数字化操作、信息安全管理等专项技能培训,增强业务能力。鼓励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创新,探索档案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管理方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实施步骤

(一)规划阶段

制定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总体规划,应明确阶段性目标、具体任务及实施路径。通过调研分析,全面评估现有档案管理机制,梳理制度漏洞、流程短板和技术盲区,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为后续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方向。

(二)实施阶段

根据规划要求,分阶段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每项环节落实到位。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三)评估阶段

定期开展档案管理规范化评估检查,通过量化指标考核档案整理、保存、利用等环节质量,形成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考核优秀的部门及个人给予通报表扬、绩效奖励,激发档案管理队伍积极性,推动形成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政工工作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 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探 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为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琼洋.新时代机关党建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4):108-112.

[2] 王巍.新媒体时代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开发利用[J].现代企业,2025,(07):138-140.

[3] 王影.网络时代档案管理的蝶变与新生[J].云端,2025,(2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