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馏装置蒸馏塔塔盘效率提升措施研究
姜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1
摘要:本论文围绕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精馏塔塔盘效率提升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装置运行现状,从工艺参数、设备结构以及操作方式三个关键维度,全面探讨提升蒸馏塔塔盘效率的技术措施。借助模拟计算与实际装置运行数据,对新型复合塔盘应用、操作参数优化组合等技术方案进行有效性验证。研究成果不仅有效解决了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现存问题,还为同类装置的效率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对推动炼化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节能改造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体分馏;精馏塔;塔盘效率;传质效率;操作优化
一、引言
气体分馏装置作为轻烃分离的关键单元,在整个炼化生产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50万吨/年,近年来随着原料轻质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现有丙烯精馏塔塔盘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塔顶/底产品纯度波动频率显著增加,这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加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塔压差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22年平均压差较设计值升高了18%,这不仅会导致装置能耗增加,还可能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回流比被迫提高,使得装置能耗进一步上升,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对蒸馏塔塔盘效率进行提升研究,以适应原料变化和生产需求。
塔盘作为蒸馏塔内气液传质的核心部件,其效率对装置的处理能力和能耗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根据API521标准进行测算,塔盘效率每提升5%,装置的综合能耗可降低约2.3%,每年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当前“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对炼化装置进行节能改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通过提升蒸馏塔塔盘效率,能够有效降低装置能耗,减少碳排放,对推动炼化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塔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1结构因素
2.1.1塔盘类型对比(筛板/浮阀/立体传质)
不同类型的塔盘在气液传质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筛板塔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操作弹性较小,在气液负荷波动较大时,传质效率会明显下降;浮阀塔盘通过浮阀的上下浮动来调节气液接触面积,操作弹性较大,传质效率相对较高,但在处理易结焦、易聚合的物料时,浮阀容易出现堵塞现象;立体传质塔盘则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增强了气液的湍动程度,提高了传质效率,且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和操作弹性。对这三种塔盘类型的性能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塔盘类型,为塔盘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2.1.2开孔率与雾沫夹带关系
塔盘开孔率是影响气液传质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对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塔盘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开孔率与雾沫夹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开孔率过大时,气相流速过高,会导致大量的雾沫夹带,使气相中携带过多的液相,从而降低传质效率;而开孔率过小时,气相通过塔盘的阻力增大,处理能力下降。通过对不同开孔率下的雾沫夹带情况进行实测数据对比,能够确定合理的开孔率范围,以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塔盘效率。
2.1.3降液管设计对液泛的影响(FRI测试数据)
降液管在塔盘的液体流动和分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FRI测试数据表明,降液管的尺寸、形状以及布置方式等设计参数对液泛现象有着重要影响。当降液管的面积过小或长度不足时,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过短,容易导致液体在塔盘上积累,引发液泛;而降液管的设计不合理还可能导致液体分布不均匀,影响气液传质效果。因此,对降液管设计进行优化,是提高塔盘操作稳定性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2.2操作参数
2.2.1气相负荷因子(C-factor)与效率曲线
气相负荷因子(C-factor)反映了气相流量对塔盘传质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绘制出气相负荷因子与塔盘效率的关系曲线。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相负荷因子的增加,塔盘效率逐渐提高,这是因为适当增加气相流量可以增强气液的湍动程度,促进传质过程;但当气相负荷因子超过一定值后,雾沫夹带加剧,塔盘效率反而下降。因此,确定合适的气相负荷因子范围,对于优化塔盘操作、提高传质效率至关重要。
2.2.2液相负荷因子(S-factor)的优化区间
液相负荷因子(S-factor)是衡量液相流量对塔盘性能影响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液相负荷因子会导致塔盘上的液层厚度、液体流动状态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液传质效率。通过对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确定了液相负荷因子的优化区间。在该区间内,塔盘能够保持良好的传质性能,液体分布均匀,不易出现液泛等异常情况。
2.2.3温度梯度对相对挥发度的影响(HYSYS模拟结果)
蒸馏过程中,温度梯度会对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产生显著影响。利用HYSYS模拟软件,对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的蒸馏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温度梯度对相对挥发度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塔内温度梯度,可以有效提高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从而增强气液传质效果,提高塔盘效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物料性质和工艺要求,优化温度控制方案,以充分利用温度梯度对传质过程的促进作用。
三、效率提升关键技术措施
3.1结构优化方案
3.1.1复合塔盘改造
针对某石化公司丙烯精馏塔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上部导向筛板+下部立体传质”的复合塔盘结构改造方案,并在T-201塔第32-38层实施改造。这种复合塔盘结构结合了导向筛板和立体传质塔盘的优点,上部导向筛板能够有效引导气相流动,减少气相返混,提高气液接触的均匀性;下部立体传质塔盘则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增强气液的湍动程度,提高传质效率。改造后,等板高度(HETP)从520mm降至460mm,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塔高内能够实现更多的理论板数,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处理能力提高了15%,满足了装置扩能的需求;压降降低了22%,减少了能耗。通过对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复合塔盘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3.1.2新型抗堵型浮阀应用
为解决传统浮阀在处理易结焦物料时易堵塞的问题,改造使用了锥形导向浮阀。该新型浮阀通过独特的锥形设计和导向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物料在阀孔处的沉积和结焦,延长清焦周期。实际应用表明,清焦周期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至9个月,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停车次数;同时,阀孔动能因子优化至10-12(原设计8-10),提高了浮阀的操作弹性和传质效率,使塔盘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
3.2操作参数优化
回流比是蒸馏操作中的重要参数,对产品质量和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通过McCabe-Thiele法结合现场实验,对不同负荷下的回流比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回流比曲线。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其他操作条件不变,逐步改变回流比,对塔顶、塔底产品的组成和质量进行分析检测,同时记录装置的能耗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绘制出不同负荷下的回流比与产品质量、能耗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耗最低的最佳回流比曲线。该曲线为实际生产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能够有效降低装置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四、工业应用验证
对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丙烯精馏塔在实施塔盘效率提升技术措施前后的运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改造后丙烯纯度得到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塔底损失率大幅降低,减少了物料浪费,提高了产品收率;蒸汽消耗明显下降,实现了装置的节能降耗目标。这些数据充分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塔盘效率提升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某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蒸馏塔塔盘效率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复合塔盘改造方案和智能控制策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工业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措施使装置塔盘效率提升了19.7%,有效解决了装置现存的产品纯度波动、能耗增加等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荣尧.石油炼制企业节能减排技术与管理[D].北京:北京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