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天然大漆在德化白瓷裂纹修复中的技术路径与效果评估

作者

周开彬

福建省泉州市曼越大漆 福建 泉州 350526

引言:德化白瓷是德化地区的特色瓷种,以其洁白细腻、釉面肥润著称,是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然而,德化白瓷胎质洁白细嫩,器形轻薄,不耐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外力冲击,在流传过程中极易出现残损和裂纹。传统的瓷器修复多采用牛皮胶、骨胶等动物胶,存在老化变质、强度不足等问题,天然大漆是从漆树割取的树脂,具有优异的粘合性、耐久性和抗腐蚀性,且色泽秀丽、质感温润,是修复文物的上乘材料。将天然大漆应用于德化白瓷裂纹修复,对于延续德化陶瓷的历史风貌,弘扬德化陶瓷文化,推动文物保护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然大漆修复德化白瓷裂纹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文物完整性与延长使用寿命

德化白瓷是重要的陶瓷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裂纹对德化白瓷文物的观赏性和完整性造成严重损害,也为文物的进一步损毁埋下隐患,采用天然大漆修复裂纹,能有效恢复文物的完整性,遏制裂纹的扩展蔓延,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原真性。与传统的动物胶相比,天然大漆具有更强的粘接力和抗老化性能,修复后能经受潮湿、酸碱等不良环境因素的侵蚀,大幅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以南宋定窑残片为例,经天然大漆修复后,断口处粘接牢固,经过人工老化试验,胶接部位仍无脱落、无变形,表明天然大漆能有效延缓裂纹扩大,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二)传承传统工艺与弘扬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漆器制作在我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的漆器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将天然大漆应用于德化白瓷裂纹修复,能有效激活这一传统工艺,为漆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修复实践,漆艺传承人可进一步摸索天然大漆的性能特点,优化大漆配方和工艺流程,不断丰富漆器制作的内涵。天然大漆富有温润细腻的审美特点,与德化白瓷的釉色相得益彰,用天然大漆修复裂纹,能最大限度保留德化白瓷的质感和韵味,彰显其历史沧桑感,更好地体现德化陶瓷的文化价值。德化白瓷承载着德化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时代风貌,其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值得世人探寻[1]。

(三)推动文物保护技术创新与发展

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对材料和工艺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为天然大漆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天然大漆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文物修复领域大有作为,将天然大漆引入德化白瓷裂纹修复,能进一步丰富天然大漆的应用场景,推动其工艺技术的优化创新。如何针对德化白瓷胎釉特点,优化天然大漆的配方组成?如何改进施漆工艺,提高裂纹修复的精细化水平?这些都亟需在实践中探索,通过深入研究天然大漆的性能特点,系统总结德化白瓷裂纹修复经验,能进一步完善天然大漆在陶瓷文物修复中的技术标准和规范[2]。

二、天然大漆修复德化白瓷裂纹的技术策略

(一)修复工艺流程优化与技术标准制定

运用天然大漆修复德化白瓷裂纹,首要任务是优化修复工艺流程,制定规范的操作技术标准。德化白瓷质地轻薄,胎体疏松,对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有更高要求,修复前,要做好现状调查和病害诊断,全面了解裂纹的类型、形态、成因等,为制定修复方案提供依据,根据裂纹的特点,合理选择施漆方式,如对贯穿性裂纹采取内饱式灌注,对纹裂采用表面涂覆法等,在施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漆的均匀度和厚度,避免出现气泡、流淌等缺陷。要根据大漆固化特性,合理控制固化时间和环境条件,确保裂纹粘接牢固,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德化白瓷裂纹修复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制定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天然大漆的应用,提高裂纹修复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3]。

(二)材料选择与配比技术改进策略

材料是文物修复的物质基础,选择优质的天然大漆材料,对于德化白瓷裂纹修复的效果至关重要,要从产地、树种、采集时间等方面把好材料关,优选产自我国主产区的优质生漆。生漆采集后,要经过一系列精制工艺,去除杂质和水分,确保大漆的纯度,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添加石油醚、煅烧骨粉等辅料,调配最佳的大漆组分配比,改善大漆的流动性、浸润性和固化性能。针对德化白瓷的特点,研究胎釉兼容性更好的大漆组分,提高大漆与瓷胎的粘结力。创新大漆改性技术,优化大漆的理化性质,如采用酶促交联技术,提高大漆的耐水性;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等材料,改善大漆的力学性能,通过深入研究大漆的组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建立天然大漆修复材料的数据库和配比模型,为德化白瓷裂纹修复提供优质的修复材料。

(三)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与效果验证策略

天然大漆修复德化白瓷裂纹,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体系,保障修复效果。参照文物修复的相关标准,制定德化白瓷裂纹修复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从裂纹的粘接牢固性、外观色泽、材料相容性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修复质量评估,引入CT扫描、红外光谱等现代检测技术手段,实现修复质量的客观评价,基于大数据分析,总结德化白瓷裂纹修复的质量影响因素,建立修复效果预评估模型,指导后续修复工作的优化改进。通过仿真老化试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方法,评估天然大漆修复的耐久性,德化白瓷置于高温、高湿、强紫外等极端环境,考察修复部位的粘接牢固性、色泽稳定性等,验证修复效果的可靠性。

结语

德化白瓷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印记,天然大漆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德化白瓷裂纹修复中大有可为,将天然大漆用于修复德化白瓷,是文物保护与非遗技艺完美结合的创新实践,对于延续德化瓷的历史风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天然大漆修复德化白瓷裂纹,要遵循文物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护文物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要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加强材料工艺创新,提升修复效果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要建立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文博、高校、科研院所的通力合作,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惠颖.浅析材料创新在当代首饰艺术中的设计与应用[J].天工,2023,(29):41-43

[2]本刊编辑部,秦改梅.百里千刀一斤漆薪火相承守匠心[J].科学之友,2018,(04):16-19.

[3]李航宇.李航宇丨论“漆”如何再次进入我们的生活[J].新美域,2020,(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