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作者

刘捷

山东淄博电瓷厂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中图分类号:TM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的关键任务。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扩大,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合理的设计控制措施不仅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能提高输电效率,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本文旨在系统探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控制措施,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相关概述

高压输电线路产品是指用于输送高压电能的导线、绝缘子、杆塔、金具等设备的总称。这些产品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电能传输的重要功能,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高压输电线路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工作电压高、传输容量大、运行环境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等。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对产品技术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输电线路产品的设计提出特殊要求。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产品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电气性能主要指产品的绝缘强度、导电性能和电磁兼容性等;机械性能包括产品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热性能则涉及产品的耐热性和散热能力等。这些性能指标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模式和极端工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满足技术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应尽可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安装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产品的经济性。这包括优化材料选择、简化结构设计、提高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从长远角度评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2、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产品优化分析

2.1、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在选线过程中,设计人员须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全面调查线路沿线的地上和地下设施,同时比较多个方案,选择最优路线。优选方案应尽量减少长度、角度和跨越距离,避开树木、房屋和经济作物区。此外,还须考虑杆位的经济性和关键电杆的设置可行性,如转角、交叉点及铁塔设置位置。对于特殊路段,须进行多次实测对比,以避开交通不便区域,为铁塔建设和紧线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通常,选择强风月份的温度或稍低温度作为参考。覆冰风速最佳为 10m/s ,若最大风速超过 35m/s ,可调整为 15m/s ,温度选择为-5℃。局部最低温度通常不伴随覆冰和强风。设置和维护阶段。安装时,气象条件为风速 10m/s ,无覆冰,温度为每月最低值。

2.2、动移模控制技术

目前,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动移模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大类。被动控制技术主要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和安装阻尼装置来抑制动移模。例如,采用间隔棒、防振锤等机械装置可以有效地分散振动能量,减少线路的振幅。此外,合理设计线路的张力、弧垂和档距等参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移模的影响。主动控制技术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线路状态并施加相应的控制力来抑制动移模。这类技术通常需要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例如,基于智能算法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线路的振动特性动态调整控制参数,实现更精确的振动抑制。虽然主动控制技术效果更好,但其成本较高,系统复杂度也较大。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参数和安装被动控制装置来建立基础的振动抑制系统;然后,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线路的振动状态;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对动移模的精准抑制,同时将先进的传感技术与智能控制算法相结合,既保留了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又具备了主动控制的灵活性。同时,通过优化系统架构,降低了整体成本,提高了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2.3、数据结构设计

系统数据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准确把握和实时监控的可靠性。本系统将数据设计分为监测数据类型、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查询接口三个关键方面,以满足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管理需求。系统监测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通过定义合适的数据单位和精度,可以有效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系统采用了高效的数据存储结构,以支持系统的高速运行和数据查询,并以时间序列数据库为基础,确保对历史数据的快速检索。本系统也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查询接口,支持按时间、区域和参数等条件进行灵活的查询[1]。

2.4、导线设计

导线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核心部件,其选择直接影响线路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在导线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导电材料。目前常用的导线材料包括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和铝合金绞线等。铝绞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机械强度较低;钢芯铝绞线结合了铝的导电性和钢的机械强度,应用最为广泛;铝合金绞线则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导线截面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电流密度、功率损耗和投资成本等因素。较大的截面可以降低电阻损耗,但会增加导线重量和投资成本。设计时需要根据输送容量、线路长度和经济电流密度等因素进行优化选择。此外,还需要考虑导线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安全运行[2]。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分裂间距和子导线数量,平衡电气性能和机械特性。对于特高压线路,通常采用多分裂导线设计,如六分裂或八分裂布置,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输送容量。

3、高压输电线路产品优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高压输电线路产品优化设计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某 500kV输电线路工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工程位于多雷暴地区,对线路的防雷性能和机械强度有较高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常规钢芯铝绞线和瓷绝缘子,存在防雷性能不足和重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我们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导线和复合绝缘子。优化过程中,我们同时考虑了电气性能(如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机械性能(如强度、刚度)和经济成本等多个目标。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最终选择了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的设计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显著提高了线路的防雷性能(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提高了 15% ),同时减轻了杆塔负荷(导线重量减少了 20% ),降低了整体工程造价(节省约 8% )。线路投运后的运行数据也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未发生因设计问题导致的故障

结束语

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而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些策略进行操作,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未来,通过持续的优化和改进,有望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晋,王玲桃,刘帅,等.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4(12):116-120+243.

[2] 夏旭东.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探究[J]. 冶金管理,2024,(12):75-79.

[3]赵曜,刘红涛,徐恒波,等.基于目标检测技术的输电线路智能清洁无人机挂载设计[J].电力设备管理,2024,(24):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