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家国情怀教育融入中职教育的途径探究
宫强
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 264400
引言
家国情怀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黄炎培先生治家有方,教子有术,在其教育经历中蕴含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在中职教育引入黄炎培家国情怀,对于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
一、黄炎培家国情怀教育理念概述
(一)黄炎培家国情怀内涵
黄炎培曾为家庭成员写下这样的座右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告诫大家“事少的时候,最易养成慵懒的恶习,要警策自己,抓住时间,勤奋用功,切莫荒疏了学习;事忙繁杂的时候,易生急躁的情绪,一急躁就会因冲动而做出缺少理性的事来,一定要沉着冷静,切忌慌忙;说话算数别人就会相信,没有私欲就会变得刚正,理直气壮。”黄炎培先生将家国情怀作为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在家训的勉励下,黄家后代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前赴后继、牺牲奋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1]。
(二)黄炎培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
家国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永恒的民族价值观追求,也是一种历史价值观的核心素养。从当代视角回顾“黄炎培家国情怀”,不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重要意义。将黄炎培家国情怀应用在中职教育领域,能够让学生凝心聚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于素养的形成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深远意义[2]。
二、黄炎培家国情怀教育融入中职教育的途径
(一)应用历史故事,丰富家国情怀教育素材
伴随着生活元素的日趋丰富,学生崇拜的偶像也是日趋复杂,或多或少忽视了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和英雄人物。尽管现在的各类偶像也有诸多可取之处,但是此类环境鱼龙混杂。学生自我分辨力不足,很容易走上歧路。在中职教育进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牢牢把握学生的前进方向。教师借助互联网环境检索历史英雄的素材并展示其丰功伟绩,引导学生历史英雄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教师与学生密切交流,把握学生追寻的偶像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分析历史英雄的故事[3]。
例如,教师讲授“精忠报国”成语时,引导学生表述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因素。多数学生都能联想到岳飞,并说出一些人物事迹,但是对岳飞人物形象中的家国情怀感受较浅。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与岳飞有关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岳飞为何坚定不移恢复宋室”。学生对岳飞“20 岁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情节感受颇深,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岳飞的人物形象。如果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借助黄炎培家国情怀内容,带领学生分析“为何岳飞第一时间想到了国家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同时,结合岳飞在战场上勇猛杀敌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岳飞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很难得,并非人人可及。教师依托黄炎培家国情怀内涵,带领学生一步步解构岳飞人物形象并体会其优秀品质,也就增强了家国情怀的渗透效果。
(二)应用“四史”素材,让家国情怀深度融入
“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统称。将“四史”教育纳入到中职教育体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黄炎培家国情怀在中职教育中的典型体现。教师立足黄炎培家国情怀,将道德与人格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并明确具体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形势与政策”成为职业院校的必修课。教师依托“四史”背景以及当前全球形势,向学生解释我国的关键政策。为了保证教育的深度,教师要从黄炎培家国情怀出发,深入解读“四史”背景和理念,并有机融合在教育体系中。教师要梳理思政课程、“四史”以及黄炎培家国情怀的结构以及交接点,然后将“四史”融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其真正成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教师立足于“四史”以及黄炎培家国情怀,专门设计课题并服务于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教育活动更有逻辑性、更加严谨,有助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重视家风传承,奠定家国情怀基础
“家风”是黄炎培家国情怀的重中之重,家庭也是个体成长与精神发育的重要载体。常言道“有国才有家”,只有以国家的富强为后盾,家庭生活才能幸福美满。可见,“爱国”与“爱家”高度统一。在融入黄炎培家国情怀的进程中,要从微观角度出发,重视家庭教育、家风传承在的作用。学生的良好思想意识和品质的形成,与家风熏陶关系密切。通过个体的传播效应,优良家风不断扩散并影响到民风、社风。在中职教育中应用黄炎培家国情怀时,要重视家风的传承,并将家庭教育与家风传承有机结合。例如,班主任应用黄炎培的教育经验,让学生家庭每周进行一次“家庭日新会”。会议内容选择余地很大,可以是文化知识学习、节目表演、踏青郊游、演讲摄影等等。无论何种形式,都能拉近学生与家人的心理距离,也能让家庭生活更有意义,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奠定家庭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黄炎培家国情怀”蕴含了无穷的精神财富。推动黄炎培家国情怀与中职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学生注入更丰富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具备深厚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进而成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的优秀青年,走上光明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周丽琴. 家国情怀教育与中职思政课有效融合的途径探析[J]. 新智慧, 2023, (35):43-45.
[2]李万和. 中职思政课堂融入“四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J]. 华夏教师, 2021, (32):27-28.
[3]张东清. 让家国情怀浸润中职历史教学[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12):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