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反移情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作者

莫娟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0088

一、反移情的定义与类型

(一)定义

“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经验带入咨询过程,从而对咨询关系产生影响。“反移情”源于咨询师自身的无意识冲突、态度和动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为“咨询者对来访者的移情”,认为这是咨询师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被激发出来,形成咨询师的盲点和局限,因而是咨询的阻力。辛格尔认为,反移情可有三种表现形式: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过分热情和关切;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敌视和厌恶;咨询者对来访者一般的紧张情绪【1】。在本质上,这些表现形式均表示了咨询者对来访者思想、行为的一定的自我防御。海曼(1950)的观点是对新观点最简洁的陈述,他将“反移情”定义为“分析师对他的病人所经历的所有感受”,“分析师在分析情境中对他的病人的情感反应是他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精神分析师的反移情是研究病人无意识的工具”“是对他病人作出的反应”。这种观点强调了反移情在咨询中的积极作用,即将咨询师的反移情视为理解来访者潜意识冲突的渠道,是咨询的助力。

(二)类型

纵观反移情的演变过程,可以将反移情分为两类:主观反移情和客观反移情;而客观反移情又可以分为一致反移情和互补反移情。

1.主观反移情和客观反移情

(1)主观反移情是指弗洛伊德早期定义的反移情,即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是咨询师的盲点和局限性所在,会阻碍咨询的进展。这类反移情可以称为经典反移情。

(2)客观反移情是指克莱因学派定义的反移情,即来访者由移情造成的咨询师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但咨询师会有,其他正常人也会有,所以是一种客观的反应,称为客观反移情。显然,利用客观反移情可以觉察来访者的移情,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点和人际模式,以此来帮助咨询师进行诊断、评估和咨询。

二、反移情的作用

反移情不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咨询过程中发挥着多重重要作用。

(一)提供洞察

反移情可以作为咨询师理解来访者心理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咨询师发现自己对来访者产生了特定的情感反应时,这些反应可能是来访者内心冲突的反映。通过仔细分析这些反应,咨询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来访者的无意识动机和心理结构。例如,如果咨询师感到对来访者产生了一种父爱般的关怀,这可能反映出来访者在童年时期对父亲的依赖和未解决的情感问题。

(二)增强共情

反移情中的情感共鸣(一致反移情)可以帮助咨询师更好地共情来访者。这种共情有助于建立咨询联盟,使来访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咨询的效果。例如,当咨询师感受到来访者的孤独和无助时,这种共情可以促进咨询师更深入地倾听和理解来访者,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三)揭示咨询关系中的动态

反移情可以揭示咨询关系中的潜在动态,特别是那些来访者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互动模式。例如,如果咨询师发现自己对来访者的某些行为感到愤怒或挫败,这可能意味着来访者正在以某种方式触发咨询师的无意识反应。这种洞察有助于咨询师更全面地理解来访者的人际关系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干预。

(四)促进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反移情不仅是关于来访者的,也是关于咨询师的。通过识别和处理自己的反移情反应,咨询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无意识冲突和未解决的问题。这种自我反思和成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咨询师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减少咨询过程中的偏见和盲点。例如,咨询师可能在督导中发现自己的某些情感反应源自个人的未解决冲突,通过个人分析和督导,咨询师可以更好地管理这些反应,从而提升咨询质量。

(五)识别咨询中的障碍

反移情有时会暴露出咨询中的障碍,例如咨询师可能因为自己的情感反应而难以保持客观和中立。这种情况下,反移情可以作为一种警示信号,提醒咨询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以确保咨询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咨询师发现自己对来访者的某些行为感到过度同情,这可能影响到咨询的中立性和客观性,需要及时调整。

(六)促进咨询技术的应用

反移情可以指导咨询师选择合适的咨询技术和干预措施。例如,如果咨询师发现自己对来访者感到愤怒,这可能提示需要探讨来访者内心的攻击性或防御机制。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咨询师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解释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模式,从而促进改变。

反移情管理是防止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出现伦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识别和处理反移情,咨询师可以避免因个人情感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确保咨询过程的专业性和伦理性。例如,咨询师可能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感到性吸引力,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自我反思和督导可以帮助咨询师保持专业界限,避免伦理违规。

(八)增强咨询的深度和有效性

通过有效管理和利用反移情,咨询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在世界,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深度的咨询。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反应,发现来访者在无意识层面的冲突和愿望,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其心理成长和康复。

三、处理反移情的策略

(一)自我反思

1.日记记录。

治疗师可以定期记录自己对患者的感受和反应,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自我反思,识别出潜在的反移情反应。

2.内省。

定期进行自我内省,思考自己的情感反应是否与患者的言行有关,还是源于自己的个人历史和未解决的冲突。例如,如果治疗师发现自己对患者的某些行为感到愤怒,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触发了治疗师自己的某些未解决的冲突。

(二)个人分析

1.接受个人分析。

治疗师可以通过接受个人分析来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无意识冲突。个人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敏感性和专业性。

2.持续的个人成长。

通过个人分析和其他形式的个人成长活动,治疗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专业能力。例如,通过个人分析,治疗师可以识别和处理自己未解决的情感问题,从而减少在治疗中出现的反移情反应。

(三)督导

1.定期接受督导。

寻求经验丰富的督导师的帮助,讨论和分析自己的反移情反应。督导可以帮助治疗师从外部视角审视自己的情感反应,提供指导和建议。

2.小组督导。

参加小组督导会议,与其他治疗师分享和讨论反移情体验,从中获得不同的视角和反馈。例如,通过小组督导,治疗师可以了解到其他治疗师在类似情况下是如何处理反移情的,从而获得新的启发。

(四)专业培训

1.继续教育。

参加有关反移情的专业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2.阅读专业文献。

阅读关于反移情的学术文章和书籍,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四、结论

反移情是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中一个核心且复杂的概念,是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既有可能成为咨询的障碍,也有可能成为推动咨询深入发展的动力。咨询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正确理解和处理反移情,最终实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BIO 国际组织教材编写组.心理咨询与咨询基础.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