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佳琪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泽幼儿园福临分园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儿童社会性、情感、认知及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如何实施好生活教育,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对幼儿来说特别重要,作为幼儿教师也一直在强调生活常规的培养,这些为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幼儿园生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教育;有效策略。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始终,从入园到离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为幼儿强调生活教育,早上入园幼儿 要喝水,如厕,洗手,在某些季节温差大,幼儿要学会适应温度的变化及时穿脱衣服,午餐前要洗手,吃完饭要擦嘴巴,睡觉前将厚衣服脱掉,起床穿衣服等以及各种礼仪教育都包括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教育的范围很广,幼儿园里每天生活活动的时间也是最久的。

一、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全面发展

生活教育涵盖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强调心理、社会性和情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内化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价值观。

(二)培养自主性与责任感

鼓励幼儿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整理玩具、洗手、穿衣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为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社会交往

生活教育中的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为幼儿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学会倾听、分享、合作与解决冲突,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生活教育的目标

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如自我服务能力(穿衣、吃饭、洗漱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讲卫生、爱护环境等。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如学会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如通过生活实践,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初步形成道德品质,如培养责任感、同情心、诚信等优秀品质。

三、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实施策略

幼儿的生活教育贯穿于小、中、大各个年龄段,且每个年龄段在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都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不同的实施策略,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成效。

(一)小班幼儿生活教育实施策略

3-4岁是幼儿智能发展较快的时期,开始形成个人性格,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模仿性强,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食物容易认识,喜欢听故事、学儿歌。因此,在生活教育方面,我们采用了教师示范、儿歌互动、表扬激励等方法来促进幼儿生活各方面的养成。

1.教师示范、辅助。

如幼儿喝水,在喝水之前,教师示范如何有序喝水:在杯子架上找到自己的水杯-一站在接水等候区排队等待--教师接完水后,站在饮水区域喝水--喝完水,将水杯放回杯架。

又如打招呼,每天早上教师先和幼儿说“早上好!”,活动课开始前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放学时说“小朋友再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幼儿逐渐跟随教师的话语,模仿打招呼,一段时间之后,便会主动于他人打招呼。

2.儿歌互动。

为使饮水变得更加趣味性,教师加入了儿歌“排排队,来喝水;小水杯,手中拿,咕噜咕噜喝水啦,每天都喝白开水,不爱生病笑哈哈”用生动的语言让幼儿觉得喝水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并自觉遵守规则,爱上喝水。除此之外,还有《七步洗手法》《排排队》《脱衣》《穿袜》《穿鞋》《礼貌问好》《吃饭》等一系列儿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好习惯。

3.表扬激励。

幼儿在某方面做得很好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表扬。如在坐椅子时,表扬小朋友坐得很好“小朋友坐得太棒了,后背坐直有利于我们身体好看,坐在小椅子正中间很安全,不会摔倒。”幼儿在教师的具体表扬下往往会更好地表现自己,其他的小朋友为了得到表扬,也会跟着一起模仿,这样会使教师的生活教育达到很好的成效。

(二)中班幼儿生活教育实施策略

4-5岁幼儿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基本成熟,能够理解并执行简单的指令,开始对社交关系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喜欢与其他幼儿互动,学会分享和合作,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个性相对独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主动性增强。因此,在生活教育方面,我们采用自主尝试、合作互助、行为规范、个别教育等方法来促进幼儿生活各方面的养成。

1.自主尝试。

教师适当放手,让幼儿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按需饮水、整理餐具、穿脱衣服并整理衣物、叠被子。教师在旁指导,并对幼儿做的事情给予肯定,鼓励幼儿做得更好。

2.合作互助。教师为幼儿下达任务,让幼儿之间合作完成,如穿鞋、穿衣服、幼儿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相互提醒,友好互助。

3.行为规范。

与幼儿一起制定班级的行为规范,如“玩具要放回原处”“说话要礼貌”等,并明确告知幼儿这些规范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改正错误。

4.个别教育。

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不会整理物品、鞋子经常穿反、喝水时拿错水杯、不会叠被子等,鼓励幼儿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得更好。

(三)大班幼儿生活教育实施策略

5-6岁幼儿已具备基本卫生习惯,经过父母或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意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可以使用符号来代表对象,注意力和观察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因此,在生活教育方面,我们采用了榜样示范、独立自主、合作互助等方法来促进幼儿生活各方面的养成。

1.榜样示范。

在班级常规上,每周设立小小值日生、图书管理员、小小监督员,轮流制,帮助教师管理班级角角落落,激励幼儿变得更好,成为其他人的榜样。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准备。

2.独立自主。

让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设立小任务,如擦桌子、整理床铺等,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尊重并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或体育等。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在兴趣爱好的探索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3.合作互助。

能与同伴合作整理并保管好自己及班级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及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生活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实践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促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芳.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实践探究——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3(6):46-49.

[2]钱佳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实践[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4).DOI:10.3969/j.issn.1671-0487.2014.04.983.

[3]郭静,肖峥嵘.浅议小班幼儿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J].新课程(小学), 2013(8).DOI:10.3969/j.issn.1673-2162.2013.08.074.

[4]任钰月.幼儿园中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20(5):2.

[5]林芬婷.基于生活操作区培养大班幼儿劳动态度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3.

作者简介:张佳琪,女,汉,1992年10月生,吉林长春人,本科,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