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低年级音乐学科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

刘侠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新屯小学 113000

引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重要途径,肩负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使命。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其从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1 低年级音乐学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能够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选择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歌曲、倡导环保的儿歌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去保护自然、呵护生态。

2 低年级音乐学科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契合度低,缺乏深度融合

当前低年级音乐教材中,虽有一些涉及自然元素的歌曲,但整体上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关联不够紧密,契合度较低。许多歌曲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象的简单描绘,如描绘花朵、小鸟等,没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例如,某首歌曲只是单纯赞美花朵的美丽,却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花朵生长的环境、防止花朵遭受破坏等内容。

2.2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低年级音乐学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能只是一味地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和道理,然后让学生跟着演唱相关歌曲,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授一首环保主题歌曲时,教师先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再逐句教学生唱歌,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生态文明教育成效

目前低年级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音乐技能和知识的考核,如歌曲演唱的音准、节奏、表现力等方面,而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评价重视不够。在评价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是否通过音乐学习增强了生态意识、养成了环保行为习惯等内容。例如,在音乐考试中,通常只是让学生演唱一首歌曲,根据演唱水平打分,没有考察学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3 低年级音乐学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深度整合教材资源,挖掘生态文明内涵

低年级音乐教材虽未系统呈现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但蕴含着丰富的潜在资源。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找出与自然、环保相关的元素,将其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例如,在教授《嘀哩嘀哩》时,歌曲描绘了春天里鸟儿欢唱、花儿绽放的景象。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美景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一切的基础。同时,结合现实中环境污染导致春天不再那么美丽的现象,如雾霾遮蔽阳光、河流污染影响植物生长等,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2 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生态教学情境

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为低年级音乐教学营造逼真的生态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在教学《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中鸟儿的鸣叫、溪流的潺潺声以及各种动物的活动画面,同时展示森林在遭受砍伐前后的对比图片。在播放音乐和画面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森林的变化,感受生态平衡被破坏后的凄凉。

3.3 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强化生态行为体验

音乐实践活动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教师可以组织“环保音乐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环保主题创作剧本,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并自己制作道具进行表演。例如,以“保护海洋”为主题,学生们可以创作一个关于海洋生物因海洋污染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故事,用《大海啊,故乡》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用废旧塑料瓶、纸盒等制作海洋生物和污染道具。

3.4 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生态教育合力

低年级音乐学科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能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向家长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传授在家庭中开展音乐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欣赏环保主题的音乐作品,如《地球你好吗》,并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孩子思考音乐所表达的生态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音乐学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融入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塑造学生的生态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低年级音乐学科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未来公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J]. 刘利民 . 智力 ,2021(14)

[2]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 王敏. 新校园( 中旬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