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赵玉鹏 王海伦 王雪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1 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特点
1.1 空间分隔灵活
住宅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施工,显著特点是空间分隔灵活。框架结构由梁和柱承重,墙体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设计师可依住户需求和喜好自由规划分隔住宅内部空间。如年轻业主倾向开放式大空间,打通客厅、餐厅和厨房形成公共活动区;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可灵活划分独立卧室、书房等私密空间。这种灵活分隔方式提高了住宅适用性和舒适度。
1.2 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
框架结构通过梁、柱的刚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地震力传递和分散到各个构件上,从而减少单个构件所承受的应力,降低结构发生破坏的风险。相比一些传统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更为优越。例如,在抗震设计中,框架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柱的截面尺寸、配筋率以及梁的跨度和高度等参数,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结构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保障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外,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还使得它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建筑造型要求。
1.3 施工工业化程度高
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工业化程度较高,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结构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框架结构的许多构件,如梁、柱、楼板等,都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预制构件在工厂中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制造,能够保证构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减少现场施工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同时,预制构件的生产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在施工现场,只需将预制好的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和连接即可。这种施工方式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例如,一栋多层住宅采用框架结构预制构件施工,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方式,施工周期可以缩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工业化施工还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2 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在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体系中,钢筋工程属于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首先,钢筋的选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严格依照设计要求,挑选具备合适规格、型号与质量的钢筋,以确保其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契合工程标准。进场的钢筋必须配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且要开展严格的检验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应坚决杜绝使用。钢筋的加工过程亦需进行精准把控。依据设计图纸的规定,对钢筋实施精确的弯曲、截断等操作。在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标准,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例如,钢筋的弯曲角度、弯钩长度等均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执行。在钢筋的连接方面,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绑扎连接、焊接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等。不同的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与技术要求。在进行绑扎连接时,要保障绑扎的牢固性,绑扎的间距与长度需符合设计规定;在进行焊接连接时,要注重焊接工艺的选择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如虚焊、焊瘤等;在进行机械连接时,则要确保连接件的质量以及连接的可靠性。钢筋的安装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无误,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可通过设置定位筋、采用钢筋支架等方式来固定钢筋的位置。同时,要关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这对于保障钢筋的耐久性以及结构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钢筋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2 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模板工程系为混凝土浇筑成型提供必要形状与尺寸的支撑体系。模板选材需依据工程实际状况进行合理抉择,既要确保模板的强度与刚度足以承受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又要考量模板的表面平整度与光洁度,从而保障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模板安装是模板工程的关键所在。安装前需对基础予以清理和平整,以确保模板安装的基础稳固。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操作,保证模板的位置、尺寸和垂直度契合标准。模板之间的拼接应严密,防止出现漏浆情况。同时,要设置充足的支撑和加固措施,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和位移。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情形来确定。过早拆除模板可能致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掉角等质量问题,而过晚拆除模板则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对于非承重模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通常为设计强度的 50%-70% )时便可拆除;对于承重模板,则要根据构件的类型和跨度等因素,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100% 时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操作,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害。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混凝土工程作为框架结构施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相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所在。需依据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条件以及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来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该配合比应使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搅拌方法进行操作。在搅拌过程中,要确保各类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防止出现离析现象。同时,要把控好搅拌的时间和温度,以保障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运输需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离析、泌水等情况。可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泵送等方式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根据运输距离和时间等因素,合理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环节。在浇筑前,要对模板、钢筋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方法,避免出现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振捣应适度,既要保证混凝土充分密实,又不能因过度振捣导致混凝土离析。同时,要留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避免出现施工缝位置不当等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的硬化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养护方法包括覆盖浇水养护、塑料薄膜养护等。养护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7 天。
3 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确保建筑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分析钢筋、模板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精度与效率,同时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在绿色建筑和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创新与突破。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结合新技术、新工艺优化传统施工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和环保要求,推动住宅建筑工程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郭泽鹏. 住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3):31-33.
[2] 关志崎 .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2):148-150.
[3] 吴咏陶 .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居舍,2024,(31):36-39.
[4]马刚.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24,(18):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