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宋茹月 杜娇艳
成都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引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成为当前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课题。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注重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逐渐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引入绩效管理,事业单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预算编制、资金使用与监管,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绩效管理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一)绩效管理的定义与发展
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核心在于强调目标、计划、执行和评价的全过程管理,注重效率和效益的提升。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在政府和事业单位中逐步推广,尤其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成为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我国的绩效管理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引入,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绩效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基本应用
在财务管理中,绩效管理主要通过预算管理、财务核算、资金使用与监管等环节进行应用。预算管理中,绩效管理能够帮助明确资金的使用目标,确保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促进预算的有效落地;在资金使用与监管中,绩效管理能够帮助加强资金的透明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使用符合实际需求。此外,绩效管理还能够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为财务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总的来说,绩效管理通过引入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理念,推动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确保财务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和政府部门有所不同,其基本特点包括:第一,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为多元,既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也包括社会捐赠、收费收入等,这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具多样性与灵活性;第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受政府预算管理的制约,财务决策的自主性较低,因此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和标准;第三,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仅是盈利,还涉及到社会效益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第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较为复杂,往往涉及多部门和多层级的协作,管理协调难度较大,特别是在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协同不足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差,导致部分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财务透明度低;第二,预算编制和执行不科学,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资金使用不透明和低效的问题,预算执行往往与实际工作目标脱节,导致资金未能得到有效使用;第三,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无法有效监控资金流向,存在一定的资金滞留和挪用情况;第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绩效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三、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一)绩效管理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在预算管理中,绩效管理能够通过目标设定和结果导向的方式,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绩效目标的明确,预算不再仅仅是资金的安排,而是与实际工作效果紧密挂钩,实现了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目标导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绩效指标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项目的完成质量,确保项目资金的最优配置。
(二)绩效管理在资金使用与监管中的应用
资金使用和监管是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绩效管理能够通过对资金使用效益的量化评估,推动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和高效化。通过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确保每笔资金都能够发挥最大效益,避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与此同时,绩效管理还能够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资金流向的合规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绩效管理应用中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一)绩效管理实施中的主要挑战
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首先,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使得绩效管理的引入受到阻力,部分单位对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缺乏深刻理解和认同,导致其推行难度较大。其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绩效管理的操作能力普遍较弱,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后续支持,部分人员对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不够熟练,这影响了其实际操作效果。最后,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使得绩效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存在困难,传统的人工数据处理方式容易导致数据滞后、处理不及时,严重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效果和决策的实时性。
(二)绩效管理优化路径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加强绩效管理的理念宣传,提高全员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全面认同。第二,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绩效目标,细化绩效指标,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落实,并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调整。第三,加强绩效管理的培训,不仅要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其对绩效管理工具的操作技能,使其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和执行绩效管理方案。第四,推动信息化建设,引入智能化管理工具,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绩效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效率,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绩效考核和决策支持。通过这些优化路径,能够提升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而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分析了其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与监管中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克服一些制度和技术障碍。
参考文献
[1] 吕东 . 浅谈新《会计法》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4,(14):122-124.
[2] 苏毅萍 . 基于业财融合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要点研究 [J]. 财会学习 ,2024,(3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