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制研究
刘志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
引言
红色文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积淀,也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这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根本遵循。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化、内容僵化和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使得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受到制约。红色文化因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作为破解困境的突破口。一方面,它为大学生提供了鲜活的价值引导资源,使学生在精神共鸣中感受到信仰力量;另一方面,它为教育形式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既能走进课堂教学,又能延伸到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但现实中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尚不足,存在“资源丰富但利用不够深入”“传播广泛但融入度不足”等现象。因此,深入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如何赋能思政教育,分析其机制与路径,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为主线,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革命遗迹、英雄人物、经典文献和精神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引领价值。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信仰力量,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第二,教育功能价值。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教育资源,通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在历史认知中形成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第三,文化熏陶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精神激励价值。在新时代条件下,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坚定理想、敢于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仍然是大学生应对学业、就业和人生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不仅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更具有价值上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尽管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与努力,但仍面临若干现实困境。首先,教育内容相对抽象,缺乏生动性。传统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讲授,学生在理解层面容易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对思想政治理论缺乏情感认同和实践动力。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互动性不足。课堂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第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缺乏系统性。虽然许多高校组织过红色教育活动,但整体上呈现零散化和活动化的特点,未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的深度融入。
三、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教育的作用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在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路径实现价值。第一,价值引领路径。红色文化通过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榜样,帮助他们在价值判断上形成积极的导向。第二,内容拓展路径。红色文化为思政课程注入了鲜活的历史案例和文化素材,拓展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与说服力。第三,方法创新路径。通过将红色文化与信息技术结合,开展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互动式课堂等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代入感。第四,实践育人路径。红色文化强调知行合一,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红色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在行动中增强认同。
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机制构建
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系统化、长效化的机制。首先,在顶层设计上,高校应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思政教育整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科研和管理全过程。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系统整合本地及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贯通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应推动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通过 AR、VR 等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五、实践启示与未来展望
实践证明,红色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还能够增强其感染力与实效性。其启示在于:第一,要注重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第二,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通过情境再现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体验感;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第四,要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未来,高校还应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深化学科融合,加强国际传播,提升红色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使其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支点。
结论
红色文化作为独特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滋养,还能够在内容、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赋能思政教育,提升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揭示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困境,提出了红色文化赋能的路径和机制。未来,应在顶层设计、教学创新、资源整合与机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全面深入落实,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 2021(3): 45-51.
[2] 王晓芳. 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机制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2(10): 78-84.
[3] 张伟.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功能与实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23(5):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