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态度、技能的调查研究
王会杰 徐璐 安李一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随着临床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临床治疗在心肺复苏的分析和研究呈现逐年的上升趋势 [1],这说明近些年心肺复苏以及在我国医学治疗上被重视了起来。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前、后临床心肺复苏知识、态度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今后临床护理实习生在心肺复苏课程以及技能相关培训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1 月进入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 198 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分两次发放调查问卷,护理实习生进入实习前,统一发放问卷,完成临床实习 8 个月后,统一发放第二次问卷;所有的问卷为研究者本人发放,现场发放问卷后,向调查 对象解释说明调查的目的、取得知情同意;采用统一指导语讲解问卷填写说明,问卷不记名,按要求独立完成问卷,作答时间控制在30 分钟内,现场回收问卷; 实习前发放问卷 198 份,回收有效的问卷共 196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99% ,实习后共发放问卷 198 份,回收有效问卷 19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48% 。
2 结果
2.1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
表1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 (n,%

2.2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情况
表2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情况 [n,%

3 讨论
3.1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了解心肺复苏知识一般来自于学校及临床实习,这都是一种被动的消极学习,而非积极主动的 [2-3]。主要原因有:第一,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在校内学习期间,急救课程和心肺复苏的内容设置不合理或者不完善,造成实习生缺乏心肺复苏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二,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在校学习的心肺复苏知识与现实急救严重脱节,不能准确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部分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心肺复苏知识的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
3.2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态度水平情况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不论实习前还是实习后对一些亲近的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意愿都是远远高于陌生人的,究其原因,可能与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相关疾病或者心理负担比加有关。鉴于此,要将增强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责任和道德感当做一项紧急的任务,以提高实习生对患者的急救意愿。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媒体频繁的医疗报道有关,很多实习生担心做了好事反而得不到法律保障,可能会“背黑锅”,被迫面对患者家属的巨额赔偿。所以应该健全有关实施心肺复苏的法律,以提高护理实习生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
3.3 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情况分析
早在《2010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专家就已经证实并且重要强调了心肺复苏定期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有研究结果表明[8],当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后,如果不经常进行培训,已经掌握的心肺复苏操作要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平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临床实习可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可能与在临床实习期间,医院会定期组织操作考核、定期培训、心肺复苏比赛有关。同时,学校也会在实习中期开展实习检查,考核实习生的心肺复苏操作水平。此外,由于实习前实习生的技能考核水平相对较低,校内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心肺复苏的操作水平,可通过拆解教学重难点、现场演示操作要点、拍摄重要环节视频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先进行模仿练习,在掌握操作流程和要点的基础上,将整个操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小结
医学院校在设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急救课程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让实习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肺复苏的急救中去。此外,我国还需要对心肺复苏急救方面的法律进行完善,让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急救中去。
参考文献:
[1] 陈云峰 , 曹萍 , 赵秋松 .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J]. 上海医药, ,2021,42(24):8-11+15 .
[2] 李牧 , 韩美林 , 代云红 , 等 . 盐酸纳美芬在儿童心肺复苏后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儿科药学杂志 ,2021,27(12):10-13.
[3] 姚鹏 , 王智渊 , 唐颂龄 , 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成人心肺复苏最新研究进展 [J]. 华西医学 ,2021,36(11):1481-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