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大单元背景探讨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

作者

王立娜

延吉市北山小学 133000

一、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整体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单篇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大单元背景下对单篇课文教学进行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在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设计不足

目前,一些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规划,没有能够有效地将单篇文本和大单元的核心主题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教授人教教材的古诗词单元的时候,如果只是一篇一篇地讲解字词和译文,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意象的对比引导,找出情感的共通点,这样就会造成知识的碎片化,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古代文学认知体系,弱化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

( 二) 单一的教学手段

目前很多课堂仍然过分依赖于老师的单向讲解,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如果只靠教师对情节、人物特征进行分解,缺少了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或问题探究等多种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探索热情,制约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领悟能力的培养。

( 三) 评价方法的单一

现行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以量化的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仅仅通过单词默写和文本填空来评估学生在单篇文章中的学习情况,却没有将观察记录、口头表达、合作探究等过程性评估纳入其中,不能充分地反映出学生在语言应用、审美经验和思维发展方面的水平。

三、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

在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是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的重要基础 [1]。教师应首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明确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责任与担当”单元中,教师可将《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整合起来,设定理解人物精神品质、把握叙事结构、体会抒情方式等教学目标,并注重语言积累与表达运用的结合。目标的设定需具有全面性,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同时强调可操作性,便于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活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单元内各篇课文及相关语文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打破单篇教学的局限,设计连贯而层次分明的教学进程。比如,将《狼牙山五壮士》中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与《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英雄形象的手法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写人叙事类文本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不仅限于课文内容,还应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模块统整起来,形成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结构化的学习整体,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类文体的阅读策略或写作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提升单篇课文教学实效的关键。教师应善于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究 [2]。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可以提出诸如诸葛亮成功借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了神机妙算,其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从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不同人物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次事件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能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细节,分析人物关系,推论事件因果,并联系历史背景进行多角度评价,从而有效培养其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项目式学习是推动深度学习的另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后,可以设计“创办班级神话传说馆”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分组合作,选择一篇课文如《盘古开天地》或《女娲补天》,进行深入研读,梳理故事脉络,绘制神话人物图谱,并最终以讲解员、戏剧表演或制作展板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锻炼了信息整合、协作沟通与创造性表达的综合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学语文单篇课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直观、富有感染力 [3]。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这样的历史题材的课文时,教师可穿插一些珍贵的历史录像,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仪式的隆重与肃穆,以弥补文字描述的局限。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的时候,播放一段燕子筑巢、飞翔的小视频,配上优美的音乐,配上图片说明,可以让学生们对课文中的美丽词句有更好的理解,更好地了解燕子的习性特征。网络学习平台为拓展学习空间、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将与课文有关的拓展阅读资料、背景知识链接、预习任务单等内容公布出来,让学生在课后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比如,学完古诗之后,老师就把不同名家评诗的音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上,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心得。而智能学习工具的引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反馈。学习助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练习资源,帮助他们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形成一个自我学习与自我评价的良性循环。

结语:

在大单元背景下,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应立足于整体,重视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整体规划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等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单篇课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把大单元教学和单篇课文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霄 . 基于任务群真实性的阅读能力提升策略: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25(2):76-78.

[2] 林祥琴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8(2):86-88.

[3] 林子芯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研究 [J]. 教师,2024(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