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闵睿

身份证号:340202197512312520

一、引言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需达到 10% ,数智化转型已从“企业选择”上升为“国家战略”。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主体与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其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与资本市场稳定性。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2024 年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数智化转型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一季度,A 股 4800 余家上市公司中,仅 35% 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完全互通,65% 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统孤岛”问题;同时,近三年因隐性负债、数据泄露引发的财务风险事件同比增长 28%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难以适配数智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数智化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数智化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既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效率、优化决策,也因技术适配、数据安全等问题带来新挑战,具体可从“积极影响”与“潜在挑战”两大维度展开分析。提升财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数智化工具通过替代人工重复性工作,显著缩短流程周期并降低错误率。RPA 可模拟人工完成发票验真、银行对账、纳税申报等标准化流程,财务共享中心则通过“集中核算、分散运营”实现规模效应。

优化决策质量,支撑战略落地。传统财务管理中,业务与财务数据分离导致“决策滞后”——业务部门的销售、库存数据需经人工整理后传递至财务部门,数据时效性差且易失真。

强化风险管控,降低隐性风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财务管理从“事后风险补救”转向“事前预警、事中监控”。

潜在挑战:数智化转型带来的新考验

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技术适配难度较大,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更为显著。由于部分企业历史系统建设分散,存在 ERP、CRM 与财务系统各自独立的“系统孤岛”问题,搭建数智化平台需要先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且整合过程中可能面临数据丢失和流程中断等风险。

数据安全风险显著增加,舞弊防控难度加大。业财融合数智平台汇集了企业的销售数据、客户信息、成本结构等核心商业机密,如果数据安全制度存在漏洞,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或财务舞弊问题。

人员能力短板明显,转型适配性不足。传统财务人员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和税务申报,而数智化转型则要求他们具备大数据分析、AI 工具应用和风险建模等技能,能力缺口突出。在数智化背景下,隐性负债的形式更加隐蔽,通常通过“虚拟交易拆分”、“关联方多层嵌套”等方式规避传统核查。

三、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路径

基于数智化转型对财务管理的“双向影响”,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务需求,本文提出“平台搭建 - 绩效优化 - 风险防控 - 思维升级”的四维创新路径,通过技术赋能、制度优化与能力提升,实现财务管理的系统性革新。

(一)路径一:构建业财融合的数智化平台,打破数据壁垒

业财融合数智化平台是破解“数据孤岛”的核心载体,需以“中台架构”为核心实现业财数据实时互通与全流程自动化。其采用“数据中台 + 业务中台+ 财务中台”联动架构:数据中台作为“数据中枢”,通过数据源层整合系统数据,经工具清洗后,以“数据仓库 + 数据湖”混合模式存储,再通过 API 接口供数;业务中台拆解采购、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为可复用模块,实时同步数据至数据中台并接收财务中台反馈;财务中台含核算、预算等模块,能在业务事件触发时自动完成财务流程,形成闭环。平台还设“实时监控”“智能分析”“预警提醒”三大模块:实时监控模块借可视化仪表盘展示关键指标,智能分析模块基于 AI 算法提供成本分析、盈利预测等服务,预警提醒模块按预设阈值多渠道推送风险预警,全方位赋能企业实时管理。

(二)路径二:优化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融入数智化指标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多以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为核心,难以充分体现数智化转型成效,因此需重构“财务指标 + 数智化指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并借助量化方法增强评价科学性。

在量化方法整合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 + 熵权 TOPSIS 法 +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组合模型分三步开展绩效评价:第一步,采用 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组建由财务总监、数智化负责人及外部专家构成的评审组,依托“两两比较矩阵”对12 项指标重要性打分,兼顾主观经验与战略导向;第二步,运用熵权 TOPSIS 法完成绩效排序,基于上市公司指标数据,以熵权法修正 AHP权重以规避主观偏差;第三步,借助 DEA 模型检验投入产出效率,将“数智化投入、财务人员数量”设为投入指标,“ROE、数智化投入回报率”设为产出指标,判断公司是否处于“效率前沿面”,识别“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为绩效优化指明方向。

(三)路径三:完善隐性负债数智化管控机制,防范风险

针对数智化背景下隐性负债“隐蔽性强、识别难”的问题,需构建“识别-预警 - 处置”全流程数智化管控机制。在隐性负债识别上,以“契约审查 + 数据核验”为核心,结合 NLP 技术与供应链数据搭建多维度模型;供应链数据核验通过企业征信构建关联方图谱、对比“合同- 物流- 资金流”识别虚拟交易、追踪担保链查隐性互保,同时将识别信息录入数据库实时更新状态。

(四)路径四:推动 CFO 思维与财务团队能力升级

数智化转型落地需“人的适配”,需推动 CFO 角色转型与财务团队能力升级,构建“战略型 + 数智化”财务人才体系。CFO 要突破传统“核算监督”定位,转型为“战略伙伴 + 数智化领导者”,承担三大职责:作为战略制定参与者,深度参与数智化战略规划,结合数据提资源配置建议,如测算数智化项目效益、分析跨境风险;作为数智化平台主导者,协调多部门需求,从调研梳理财务需求到跟踪平台效果并推动迭代;作为价值创造推动者,借数智化工具挖数据价值,为业务部门提决策建议。

四、结论

本文基于数智化转型背景,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效率提升、决策优化、风险管控”等积极影响与“技术适配、数据安全、人员能力”等潜在挑战,并提出“平台搭建 - 绩效优化 - 风险防控 - 思维升级”的四维创新路径。本文不仅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拓展了业财融合理论的实践维度;更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可操作的数智化转型方案。

参考文献:

[1] 毋格格 . 上市种业公司隐性负债管理策略研究 [J]. 分子植物育种 ,2024,22(20):6922-6927.

[2] 张力派 , 程晨 , 陈玲玲 . 大数据时代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 [J]. 管理现代化 ,2020,40(05):122-129.

[3] 雷振华 , 郭千颖 , 雷铭 . 基于熵权 TOPSIS 法的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医药制造业为例 [J]. 会计之友 ,2024,(21):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