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养殖技术与效益提升
林英斌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乡朝鲜族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162750
摘要: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现有的饮食结构又不断得到优化。而羊肉因富含丰富的营养、高蛋白和低脂肪的特点,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喜爱和欢迎,且市场需求量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但随着肉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养殖人员面临着肉羊产量和质量提升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饲料价格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疫病发生率的不断提升,增加了养殖人员的经济压力,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基于此,应加大对先进肉羊养殖技术的探究力度,找出科学的效益提升策略,以此为肉羊养殖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肉羊;养殖技术;效益;提升策略
现阶段,为促使肉羊养殖效益的全面提升,使羊肉需求量得到充分保障,养殖人员应提高对如何提升养殖技术水平的探索重视。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养殖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既有利于加快肉羊生长速度,保证羊肉质量,又能够最大限度控制肉羊养殖成本,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全面强化。对此,本文对肉羊养殖技术和效益提升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肉羊养殖技术的要点
1.1 确定品种
对于肉羊养殖来说,为保证养殖更具高效性,应重视对优质肉羊品种的选用。当前,适合我国养殖的肉羊品种众多,如杜泊羊、萨福克羊、小尾寒羊等。其中,杜泊羊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良好的肉质以及较强的适应性等特点。当其处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时,生长在6月龄的羔羊体重即可达到35—40kg;萨福克羊早期有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并且其产肉性能优良。处在成年阶段时,公羊体重可达100—130kg、母羊体重可达60—90kg。实际选择品种时,养殖人员应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水平相结合。例如,因内蒙古地区较为寒冷,所以可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而对于市场中优质羔羊肉需求较大的地区来说,应对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品种进行优先选用。
1.2 建造羊舍
肉羊养殖期间,保证羊舍建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使肉羊在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健康生长,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通常羊舍的建造位置应选在地势高、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位置。然后,与肉羊养殖规模和肉羊的各个生长阶段相结合,确定合适的羊舍面积。通常情况下,每只成年羊的活动面积约为1.5—2m2、育成羊活动面积应为1—1.5m2、羔羊活动面积控制在0.5—1m2左右。与此同时,羊舍内部要设置有效地通风、采光、保暖等设施。其中,通风系统可充分借助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形式,以此使羊舍内始终保持空气新鲜,最大限度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对采光措施进行设计时,应确保羊舍内拥有足够的自然光照,以此为肉羊健康生长奠定基础;进入到冬季以后,应做好保暖工作。在此过程中,可利用铺设垫草、安装暖风机等形式,并将羊舍温度控制在5℃以上。
1.3 饲料管理
一般情况下,养殖人员开展肉羊养殖工作时,整个养殖成本中约有70%—80%为饲料成本。由此可见,饲料管理不仅在肉羊养殖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还与肉羊养殖效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通常养殖肉羊的过程中,所喂饲的饲料主要由粗饲料和精饲料构成。如,青贮玉米、苜蓿干草等都属于常见的粗饲料,其也是肉羊的主要食物。若是对青贮玉米进行选用,为最大限度保证其营养,需在青贮玉米生长进入到乳熟后期到蜡熟前期进行收割,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若是对苜蓿干草进行选用,应保证收割的适时性,避免生长过老,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此外,养殖人员应建立在粗饲料的基础上,与肉羊所处生长阶段以及所需营养相结合,合理地对精饲料进行添加。常见的精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等。若是肉羊处在育肥阶段内,精饲料的比例应适当提升,从而使肉羊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得到满足。
1.4 肉羊繁殖
对于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工作来说,一个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高效的繁殖技术手段。开展繁殖工作时,应保证肉羊发情鉴定工作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母羊的行为表现、外阴变化等进行观察,明确其是否处在发情状态,以此保证配种的及时性。在开展配种作业时,既可选用自然交配方式,又可使用人工授精方法。其中,人工授精方法能够使优良种公羊的精液得到充分利用,以此使其配种效率和后代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根据实践可知,采取人工授精方法,一只优秀种公羊一年可实现对500—1000只母羊的配种;采取自然交配方式,一只种公羊一年仅能够实现对30—50只母羊的配种。此外,母羊处在妊娠阶段时,养殖人员应加大对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力度,确保母羊营养需求得到全面保障。
2 肉羊养殖效益的提升策略
2.1 养殖形式的优化和完善
以往开展肉羊养殖工作时,面临着管理粗放、规模小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保证养殖效益,应提高对养殖形式的优化重视。例如,借助规模化养殖形式将资源集中利用,并开展专业化管理,以此降低养殖成本。与此同时,推动生态养殖的发展步伐。在此过程中,可利用“羊—沼—果”“羊—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还能通过综合利用实现额外的经济效益。例如,利用羊粪生产沼气,为养殖场提供能源,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园、菜地,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2 加大疫病防控力度
对于肉羊养殖效益来说,疫病是一个常见的影响因素。当肉羊受到疫病影响以后,既会造成肉羊死亡,给养殖人员带来经济损失,又会给羊肉质量及价格带来影响。为此,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进行构建,保证日常消毒的严格性。一般情况下,每周需要开展1—2次的消毒处理,进入到疫病高发期,应适当增加消毒频率。此外,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养殖期间,需要与疫病流行情况相结合,对合理、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进行制定,保证口蹄疫、羊痘和羊三联四防等疫苗接种的及时性。日常养殖过程中,应加大对疫病的监控,保证疫病及时发现及时上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疫病的传播和蔓延风险。
2.3 重视养殖人员培训
定期将养殖人员组织起来,借助现场培训教学以及专家讲座的方式,帮助养殖人员对肉羊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知识以及饲料配制等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定期组织研讨会,增进养殖人员间的交流,保证其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养殖技术,学习先进养殖经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际开展肉羊养殖工作时,养殖人员应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先进技术手段和策略进行综合运用。同时,加大对新技术和策略的探索力度,促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要,促使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为肉羊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华艳,张斌,谢民,等. 肉羊养殖技术与效益提升研究 [J]. 中国畜牧业, 2024, (16): 56-57.
[2]杨自茂. 肉羊养殖效益的提升与技术措施研究 [J]. 兽医导刊, 2019, (09): 64.
[3]潘永华,邱卫东,甘露. 肉羊养殖效益的提升与技术措施 [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15 (05):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