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有效渗透

作者

王然

抚顺市东洲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113003

摘要: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使得教学在传递基础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研究教材、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将德育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促使德育实现高质量的传播,加强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进而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元素;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包含着浓厚的德育教育内容,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深入挖掘,在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建设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以至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乏味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的学习和思考,然后在深入的探究中发现其德育本质,使得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从实用性、启迪性、趣味性等角度出发创设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有所思考,让学生提升认知,并且在情境中总结出相关道理,由此让学生通过情境升华思想,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勇担社会责任”相关内容时,教师创设情境:假如你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不小心损坏了公共财物,如投影仪、办公设备等,你会怎么办?这样的情境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启发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有学生积极回答:“主动承认错误,并告知老师。”另一个学生回答:“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赔偿损失或协助修复。”通过这样的情境思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并且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实际性,进而启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善用多媒体技术,挖掘德育素材

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从而吸引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加强学习的动力,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且丰富的动画或是语音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新颖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会更有效果,由于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各个感官受到强烈刺激,因而更容易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情感和记忆更深刻。教师通过挖掘德育素材,进而运用在多媒体课堂上,促使德育教育影响力更深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得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向前发展。

例如,在教学“创新改变生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走遍中国》2016年播出的5集系列片《创新改变生活》,包括《我要飞得更高》、《极客们的智能生活》等集数。这些节目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无人机安全“警察”、智能生活等创新科技如何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惊喜。通过丰富且灵动的动画或纪录片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新颖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之下建立起创新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从而让学生树立个人发展志愿,以创新的力量带动国家发展,以至于学生具备创新精神。

三、深入探究教材,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教师对教材应该进行深入挖掘,进而通过科学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并且促进学生建立知识架构,让学生全面的进行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着眼于教材进行知识的扩展,注重道德与法治内容基础知识讲解,利用知识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具有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思想认知上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心,从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文化是软实力,只有巩固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才在能够在世界文化中屹立不倒,因此文化强国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作为初中学生更应该加强文化意识,珍惜传统文化价值,注重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延续文化血脉”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如《唐宫夜宴》、《国家宝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得初中学生明确传统文化价值,由此敬畏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并且积极传播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得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表明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进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提升爱国主义思想水平。

四、开展主题活动,拓宽课堂教学维度

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开展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学生通过主题活动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可以解放思想,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教师设计主题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化,可以包括演讲、辩论、实践探索等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魅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思想建设,进而实现德育教育高质量课堂。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开展沟通与交流,进而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打破固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梦想”内容时,教师开展“梦想画廊”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使用彩色卡纸和马克笔制作一张“梦想卡片”,上面画上或写下自己的梦想及简短描述,将所有梦想卡片贴在梦想墙上,形成“梦想画廊”。在活动中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为学生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促使学生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努力。在梦想的促使下,学生在学习上和思想上严格约束自己,通过严于律己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使得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五、结论

总之,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使得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文化自信心和树立伟大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知识和思想的提升,以至于提高课堂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施彩莲.基于红色资源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29):132-134.

[2]董小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研究[J].甘肃教育,2024,(20):15-18.

[3]杨海琦.爱国主义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探索[J].新教育,2024,(2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