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党纪学习成果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

曲一平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三次修订《条例》,不断完善纪律规矩,诠释了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实现反观内视透透彻彻、作为行为规规矩矩,做到明纪于心,守纪于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力量。

【关键词】党纪学习教育;从严治党;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才能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纵深推进从严治党。当此为契机,叩开“学习之门”,开启“自律之门”,勤入“群众之门”,通过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化为习惯,争做“知纪正心”的“明白人”,“明纪正身”的“规矩人”,“守纪正行”的“清白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研究现状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手段,开展基础管理提升以及工序委外合规性管理,推进先招标后生产、合同数量符合生产计划、合同价格不高于历史价格等措施落地。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先生产后招标问题

长期以来,先生产后招标问题的整改,一直是工序外包合规管理工作的难点,核心矛盾是委外生产前基础信息不全,主要表现在传统车型新增委外项点以及新车型委外项点。究其原因:一是生产前图纸明细不全,无法确定招标标的物;二是定额工时编制滞后,需要投产后写实确定,提前招标无法设定拦标价。因此出现了“不生产过就不能合规性招标,不招标就不能合规性生产”的管理死结,以往为了保证生产进度顺利完成,只能申请紧急放行手续执行生产,再补招标手续,造成了“没有公司领导审批的单一来源项目执行生产”问题及生产后补手续的“假招标”问题。

2.合同数量不符合生产计划问题

为了减少招标次数,保证年度内外包供应商的稳定生产,减少多批次生产因招标结果的不同,增加大量的首检认证工作,消除同一产品因更换厂家导致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的不稳定风险,委外招标(即合同)数量按全年预估数量执行,委外结算按实际发生为准,但此管理方法存在多结算的经营风险,从现有的管理手段分析,按计划数量签订合同是降低多结算风险的最优措施。

3.同一产品合同价格高于历史价格问题

同一产品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价格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外包信息簿改版,前后填报的信息不一致导致重新做价的差异。

三、以成效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明纪于心守纪于行

一是在深学细悟中明纪于心。学纪是前提,知纪是基础,明纪是关键。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将党规党纪作为“枕边书”“案头卷”,通过全面系统学、新旧对照学、逐字逐句读、逐章逐条悟,真正把《条例》刻在心上、烙在脑海。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学习先进典型与案例警示教育,常照党纪明镜,强固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对标对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将党规党纪融入日常、抓在日常。

二是在担当作为中守纪于行。守纪是底线,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筛查,加大关键岗位和重点业务环节的风险防控,找准廉洁风险点,提高合规性管理。

三是将合规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合规意识,增强全员合规管理履职能力。要眼中有纪、心中有法、脚下有线,以实际行动勇担重任,由“见效”变“实效”,由“实效”变“长效”,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全力打造“创新、数字、坦诚、开放”的新连车。

(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推进先招标后生产正向管理

公司机制体制改革,工序外包部分管理职能按高质量发展标准提高了管理要求。为了迎合新管理要求,在工序外包申请前,增加了建设外包信息簿工作,主要目的: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外包单车成本进行高效统计。三是推进外包项目先招标后生产。同时研究先生产后招标问题,试行生产前通过费率招标的形式确定供应商,待工时定额确定后签订委外合同的新管理办法,以合规流程确定供应商。

2.合同数量符合生产计划

深入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筛查,制定定时不定量的招标办法,在规定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招标结果都有效,按公司实际生产计划数量签订合同,有效规避多结算的经营风险。

3.同一产品合同价格不高于历史价格

全面提升工序外包合规性管理工作,重新建立信息簿,信息簿的信息以劳动定额簿为准,实现信息统一化,消除外包信息不准确造成的外包管理、招标管理及合同管理风险。

4.委外供应商数量压减

为了合理压减供应商数量,从降低外包经营风险,提升外包供应商队伍综合实力角度出发,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以新准入标准规避“夫妻店”、“小作坊”、“专业合作大连机车企业”的合作可能行,将委外合作门槛提高。

成立飞行检工作小组,到供应商现场检查调研,针对经营管理不善、配合度不高、拒绝出具相关经营资料、阻碍管理人员到场检查等问题,对此出示红牌,取消资质。针对提供虚假材料,对此出示黄牌,限期整改,停止三个月结算付款。根据新的供应商准入标准,核查供应商整改情况,最终形成供应商年度评价,取消排名靠后的供应商以及准入标准不达标的供应商外包生产资质。

5.委外成本控制降低

委外降本主要手段有两种:一是降价;二是减少委外。这其中降价方法主要有三个:价格谈判、集中资源打大包、引入鲶鱼供应商。减少委外的方法主要有两个:行程单位自己生产、其它有生产能力的单位协助生产。

(1)降价谈判

剖析生产经营形势,要求降价,对于不响应的供应商不签合同、不结算、后续不合作。

(2)集中资源打大包

按品类招标竞争,从分析外包明细、推荐多个具备工艺能力的供应商入手,一是以工艺路线最短为原则整合型材到成品的全链条外包生产产品进行合包;二是将外包产品以品类进行合包,每个品类按生产模式控制合包数量最小化,提高招标竞争力。

(3)引入鲶鱼供应商,刺激市场竞争

对于竞争力不足、价格居高不下的外包产品,引入鲶鱼供应商。一是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培养工艺能力单一的优质供应商向全品类方向发展,推荐其与传统供应商竞争;二是寻求本地化资源,部分质量要求低的项目尝试公开招标,与传统供应商进行竞争。

(4)减少委外

在外包转自制工作方面,将有能力自制的常规外包产品进行分析,通过优化奖金分配制度等措施,实现了外包转自制所节省的费用,落实到承担自制任务的班组、员工的奖金,提升了一线员工生产的积极性,甚至不断要求增加工作任务。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工序外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将学习成果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希望能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工序外包合规管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履职工作有机结合,开展管理对标,提升基础管理。以高效、安全、团结、和谐为目标,全面提升生产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