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黄宇锋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本文详细阐述了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常见施工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且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港口与航道工程作为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这类工程施工多在水域进行,受潮水、风浪、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设备众多,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是确保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
1港口与航道工程常见施工技术
1.1疏浚与吹填技术
疏浚是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挖掘水下的泥沙、淤泥等物质,拓宽和加深航道、港池等水域。绞吸式挖泥船通过绞刀将水下泥土绞松,然后用泥浆泵将泥浆吸排到指定地点,适用于挖掘较软的土质;耙吸式挖泥船则是在航行过程中通过耙头将泥土耙起,吸入船内泥舱,适用于远距离、大面积的疏浚作业;抓斗式挖泥船利用抓斗抓取水下泥土,适用于挖掘硬质土和大块岩石。
吹填是将疏浚出来的泥土通过管道输送到指定的吹填区域,形成陆地或陆域场地。吹填技术在围海造陆、港区陆域形成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吹填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吹填管线,控制吹填高程和坡度,确保吹填场地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1.2地基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领域,排水固结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在地基中安置排水体,比如砂井、塑料排水板之类。如此一来,地基土孔隙里的水便能加快排出,让地基土在自身重力或额外施加的荷载影响下逐步固结,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像淤泥质土、粉质黏土这类含水量高、压缩性大的软土地基。还有强夯法,它是将重锤从高处任其自由落下,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在这股强大冲击能的作用下,地基土原本的结构被破坏,孔隙体积缩小,地基的承载能力与密实度也就随之提高。
1.3水工结构施工技术
码头是港口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常见的码头结构形式有重力式码头、高桩码头、板桩码头等。重力式码头依靠自身重量和结构物的抗滑力来维持稳定,施工时主要进行基础开挖、抛石基床、墙体砌筑或混凝土浇筑等作业;高桩码头通过桩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施工过程包括桩的制作与沉桩、桩帽和横梁的浇筑、面板安装等;板桩码头则是利用板桩墙作为挡土结构,施工时先打设板桩,然后进行锚碇系统的安装和后方回填。防波堤是抵御海浪、涌浪对港口水域的侵袭,保证港口内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的水工建筑物。斜坡式防波堤由堤心石、护面块体和护底结构组成,施工时先进行堤心石的抛填,然后铺设护面块体和护底结构;直立式防波堤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基础施工、墙体浇筑和上部结构安装等作业。
2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2.1自然因素引发的安全风险
强风、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巨大。强风可能导致施工船舶失控、设备倒塌;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安全;大雾会降低能见度,增加船舶碰撞、施工设备操作失误的风险。潮汐、水流、水位变化等水文因素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例如,在水下施工时,水流速度过大可能使施工人员难以站稳,增加溺水风险;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质条件突变可能导致建筑物基础沉降、坍塌。
2.2施工设备与工艺风险
大型施工设备长期在恶劣环境下运行,容易出现故障。如挖泥船的泥浆泵故障可能导致疏浚作业中断;打桩船的桩锤脱落可能砸坏施工设备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的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不当等都是引发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一些复杂的施工工艺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水下爆破作业中,如果炸药的用量计算不准确、起爆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导致爆破效果不佳,甚至引发爆炸事故;在大型预制构件的吊运过程中,如果吊运方案不合理、吊具选择不当,可能造成构件坠落。
2.3.人员管理风险
当前,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一线的人员构成,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以及劳务市场的从业者。这一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没有接受过系统、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正因如此,他们在实际施工进程中,极有可能做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像是施工时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是违规操作施工设备等,这些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3.1.1进行详细的安全风险评估
在工程施工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地质情况、施工工艺、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安全性论证。
3.1.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其发放到每一位施工人员手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同时,要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适应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
3.2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2.1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建立施工设备档案,对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对施工设备要进行常态化的检查维护,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设备能够有序运行。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对于大型设备的安装、拆卸和吊运作业,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督。
3.2.2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质量
强化施工工艺管控力度,务必精准依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操作。每道工序正式施工前,都需组织施工人员参与技术交底活动,向其清晰阐释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质量把控的关键标准。施工全程中,要着重加大质量检验检测的工作强度,借助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与方法,敏锐洞察施工环节里的各类问题,并且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全力保障施工工艺质量契合既定要求。以水下混凝土浇筑工序为例,混凝土配合比关乎其强度、耐久性等关键性能,必须精确调配;浇筑速度倘若过快,易混入空气形成空洞,过慢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初凝,影响整体性,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各个关键要点。
3.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在安全检查工作中,需全面审视多个关键方面。一方面,密切关注施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施工工艺是否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执行;另一方面,着重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按要求设置到位,以及施工人员操作行为是否规范合规。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察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要求责任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且,安排专人跟踪整改进度,务必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整改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业内资深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安全施工要点,普及安全法规与操作规范。组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会,通过剖析典型事故,以真实惨痛教训敲响安全警钟,让施工人员深刻理解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张贴安全宣传标语,以简洁有力的话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在安全教育的同时,着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栏、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安全理念融入施工人员日常工作。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养成规范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结束语
通过深入了解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常见施工技术,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加强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以及完善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体系等,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东.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探析[J].珠江水运,2020(8):46-47.
[2] 袁红兰,万波波.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水运,2019(12):36-37.
[3] 罗飞飞;徐刚.港口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其评估分级方法研究[J]. 建筑安全,2021(09).69-72
[4] 张捷.港口航道工程施工重点环节控制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1(11).183-184.
郭玉存.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探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1(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