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倩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 210031

摘要: 本文聚焦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美育的渗透策略。在小学低段教育里,德育与美育相辅相成,将美育有效渗透到德育教育中,能够提升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理论阐述与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的具体方式与重要意义,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小学低段学生在品德与审美素养方面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学低段;德育教育;美育渗透

一、美育与德育的内涵及关系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即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低段,美育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引导学生感知世界的丰富色彩与多元形态。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简单图形组合成的美丽图案,让他们尝试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这就是美育的基础实践。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培育,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

(二)德育的内涵

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小学低段,德育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的道德准则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像教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日常行为规范,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品德基础。

(三)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紧密相连。美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接受道德教育。德育则为美育指明方向,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使他们能够辨别美丑善恶。例如,当学生在欣赏一首赞美友谊的歌曲时,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旋律(美育),还能从中体会到友谊的珍贵,进而懂得珍惜朋友、真诚待人(德育)。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的理论依据

(一)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一般在6 - 8岁,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美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自然景观等形式呈现,正好契合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例如,在讲述爱护环境的德育内容时,如果单纯讲道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美育素材)和被污染后的环境图片对比,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容易接受爱护环境的道德教育。

(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与美育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二者共同致力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小学低段教育中,将美育渗透到德育中,能够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例如,学校组织的主题班会活动,既可以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美育手段)来展现对英雄的崇敬,深化德育效果。

(三)审美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审美和道德在本质上存在内在联系。美往往蕴含着善,具有道德价值;而善也常常表现出美的特质。在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就是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诚实、勇敢等美好品质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同时也明白了这些道德品质的可贵,实现审美与道德的相互促进。

三、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某小学一年级(2)班开展了“文明礼貌伴我行”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这是典型的德育教育活动。教师决定在活动中渗透美育,提升教育效果。

(二)具体实施过程

1.艺术课程助力德育:在音乐课上,教师教学生唱文明礼貌主题的歌曲,如《咱们从小讲礼貌》。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记的歌词,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更在反复吟唱中加深了对文明礼貌的认知。在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以“文明礼貌行为”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学生们画出了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见到老师问好等画面,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文明礼貌的内涵,将道德认知转化为直观的艺术表达。

2.校园环境营造美育氛围:教师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渗透美育与德育。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文明礼貌的标语和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图片内容展示着各种文明行为,如微笑、排队等。这些充满美感的环境布置,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礼貌教育。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艺术长廊,展示学生们关于文明礼貌主题的优秀绘画作品,进一步营造了美育与德育融合的良好氛围。

3.主题活动深化融合:教师组织了一场“文明礼貌之星”评选活动,这也是一个融合美育与德育的活动。学生们需要通过演讲、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文明礼貌的理解和实践。有的学生通过朗诵诗歌表达对文明礼貌的赞美,有的学生表演小品展示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在艺术展示中深化了文明礼貌的道德观念。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该班级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学生们更加主动地使用礼貌用语,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更加友好和谐。在学校组织的文明班级评选中,一年级(2)班多次获得好评。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也有所提升,他们对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在学校的艺术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小学低段德育教育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将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低段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美育在德育中的渗透,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琨玉,丁志远.美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知识文库,2023,(02):52-54.

[2]杜月景.新课标下德育与小学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三).莘县古城镇中心小学;,2023:5.DOI:10.26914/c.cnkihy.2023.060269.

[3]秦峰.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