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案例•策略•成效: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李卓

杭州外国语学校 浙江杭州 310023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实践备受关注,但面临教学资源紧张及时间要求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本研究以 39 名初中生为对象,立足课标与教材,依托结构化项目活动框架,运用实证研究法深入探究,开展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案例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强化学科实践”,“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中简称“义教课标”)在“教学提示”中提到,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李威峰(2023)认为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理解、落实“义教课标”的一个重要方式。

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在“义教课标”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设计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使用语言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和学用一体。

目前,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效,教师尝试将其融入课堂,通过真实、有意义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然而,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实践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一,项目化教学对教学资源和时间要求较高,教师需准备丰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项目活动,且项目活动耗时较长,易与传统教学进度冲突。其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多元化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与发展情况。

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项目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致力于构建真实、自主、高效的英语课堂,为项目化学习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项目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积极的实践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在项目化英语教学中,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参与项目活动,积极参与探索、思考与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化教学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相互交流与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多元智能理论也为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视角。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义教课标”、初中英语课程和初中学情,以真实任务驱动,由教师设计项目活动框架,提供持续指导与评价,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项目成果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和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实践研究

使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与日常英语课堂教学真正融合的关键是明确教师在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发挥的指导和协同作用。教师通过提供清晰的结构化项目活动框架和资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指导、评价和反馈,确保学生顺利完成项目成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促进其思维与能力提升。笔者对39名初中生开展了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尝试建构立足于“义教课标”和本校教材,同时又适合本校学情的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并探究其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真实效果。

(一)立足教材,融合项目

熊亦波(2024)将英语项目化学习分为四类,即产品制作类、活动策划类、问题解决类和哲理思辨类。考虑到问题解决类和哲理思辨类项目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较高,英语课时有限等因素,笔者尝试将项目化教学融入初中英语常规教学,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本年级学情分析和备课组教学计划,以剑桥新思维英语青少版(文中简称EIM)第一册为例,设计了符合本校初一、初二学生学情特点的产品制作类和活动策划类项目活动框架(见表1)。

需要注意的是,“双减”政策下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应以不额外增加教学课时和学生课业负担为前提。一般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小项目或微项目活动形式,将项目活动与常规课堂教学相融合,以项目为载体,有机结合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学情,学用一体

夏雪梅(2019)指出,项目化学习聚焦在能够驱动学生去面对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或原则的关键问题。驱动性问题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挑战性,从开始贯穿到最终,往往要求学生有全局性的、复杂的、策略性的思考。

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学生大多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能力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如思维能力不足,语言基础弱;学习习惯差;缺乏自信、学业焦虑等。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涵,审慎对待考试,发挥考试育人作用和反拨作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编制一份属于学生自己的初三英语复习手册”的项目活动框架(见表2),开展为期8周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参与学生人数39人。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目标、实施步骤和活动策略,对整个项目过程和最后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此项目化学习活动,笔者从以下两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持续性指导,即对应课程标准,制定评价量规;运用数据建档,客观评价学情。

1. 对应课程标准,制定评价量规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笔者结合学段目标要求和班级学生情况,修订了适合本班学生的项目化教学整体性评价量规(见表3)。由表3可见,评价活动应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评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

2. 运用数据建档,客观分析学情

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学习者的知识、行为和经历的建模;学习者的档案管理;领域知识的建模以及趋势分析等。笔者从学生的学习数据建档、领域知识建模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做客观评价,为学生顺利完成项目成果提供前期数据支持。

本次研究采用39名学生的初三下学期第一个月的英语学习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测试成绩、平时作业表现等。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

笔者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认知结构、题型结构和难度结构五个维度对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进行深入剖析与评估。笔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以便得到每个方面的指标值(见表4)。由表4可见,学生A认知能力四个子项目的指标数值均偏低。学生B在识记、运用和综合子项目的指标数值较高,但C2理解子项目相较于其他三个子项目数值显示偏低。

笔者根据表4显示的数据,选取了学生A和学生B在认知结构和题型结构方面的数据,并将其制作成雷达图(见图1)。如图1所示,学生A的整体学习表现良好,但该生的完型和阅读理解的数据与初始水平相差不大,并且在能力结构中,他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数据也相对较低。学生B的雷达图形状不饱满,图形面积小,指标值离原点近,说明该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总体偏弱。

根据指标数据和雷达图形分析,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存在的学习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量身定制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计划和策略,最终顺利完成适合自身学情的初三英语复习手册项目成果。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先教学后测评的方式,而项目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先测评后教学,学习者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真实学习目标,从“教师希望学习者知道什么”转变为“学习者自己想知道什么”,而教师也从关注“怎么教”转变为关注“教什么”。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为了评估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效果,笔者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参与项目化教学活动的39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从学习兴趣、合作能力、语言运用、自主学习等维度评估学生的感受。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同时,笔者还对十名受测学生和参与项目化教学的两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时间人均20分钟。访谈的主要目的为探究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看法,以及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访谈结果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

(二)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学生认为项目化教学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9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85.5%的学生认为项目化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90.6%的学生认为项目化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等。

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小组合作,我学会了新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项目化任务让复习变得有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展示交流让我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我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了”。教师在访谈中反馈“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使用英语的频率明显提高”等。

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指导,以课标理念为引领,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项目化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呈现多元化的项目成果,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技能,激发内在学习动力,获得学业成就感。

结语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与个案探究,已表明基于“义教课标”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具备可行性与有效性。教师在项目化教学活动中给予的持续性指导,有力推动了学生语言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深入领会课标理念与内涵,积极研习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并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在初中英语项目化教学中的指导能力。后续研究可考虑扩大研究样本数量,涵盖不同学段与教学场景,深入探究其教学适切性与长远效果,持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鲁道夫·普法伊费尔(Rudolf Pfeifer),傅小芳译. 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 夏雪梅.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5] 夏雪梅. 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9(2):83-94.

[6] 李威峰. 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定义、内涵和实施路径[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4):21-26.

[7] 熊亦波. 初中英语项目化学习:特征、类型与实施建议[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4):24-27, 53.

[8] 李卓. 数据分析视角下的英文学业水平评价模式探究[J]. 海外英语,2017(3):33-35.